OpenAI低價釋出GPT-5 可能將打亂市場行情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短短數日內,該公司先以開源授權釋出兩款免費模型,緊接著便推出全新旗艦大型語言模型GPT-5,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形容它是「全球最佳模型」,GPT-5在部分核心基準測試中僅小幅領先Anthropic、Google DeepMind與xAI,在其他項目則略有落後,但其整體表現依然亮眼,尤其在寫程式領域具備優勢。
不過,這次真正引發關注的,是其定價策略,GPT-5 API高階方案的收費是輸入每百萬字元1.25美元、輸出每百萬字元10美元,快取輸入則為每百萬字元0.125美元,此價格與Google的Gemini 2.5 Pro基礎方案一樣,但Google在超過20萬條提示後會提高收費。
相比之下,Anthropic旗艦模型Claude Opus 4.1的輸入與輸出費率高出數倍,每百萬輸入字元15美元、輸出字元75美元,即便其在快取與批量處理上提供折扣,仍難掩成本差距。

延伸閱讀:前Google工程師創立OpenArt AI 一鍵生成腦腐短片
多位率先試用GPT-5的開發者對價格表示驚艷,知名開發者Simon Willison評價其為「極具競爭力」,HyperWrite創辦人Matt Shumer更指出,GPT-5甚至比GPT-4o便宜,社群平台X與Hacker News上,也出現大量「價格殺手」稱號的討論聲浪。
業界隨之關注,Anthropic、Google等競爭對手是否會跟進降價,如果AI巨頭們紛紛調整策略,一場期待已久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價格戰或許就此爆發。
對許多依賴AI模型的新創公司而言,價格戰將是利多,目前,多數AI應用與「vibe-coding」工具供應商,皆須承受高昂且難以預測的模型API成本,然而,即便如此,考量到各大企業每年在AI基礎設施上的巨額投資,包括OpenAI與Oracle簽訂每年3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容量合約、Meta計劃在2025年投入最高720億美元、Alphabet則編列850億美元資本支出,長期成本下降仍充滿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