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研究:這3個職業最受到AI影響 年輕人就業率下降13%

記者彭夢竺/編譯

根據史丹佛大學3位研究人員於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正在影響美國勞工的就業前景。這份尚未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分析了美國最大薪資軟體公司ADP數百萬筆薪資紀錄,發現AI革命已經開始對美國勞動市場中的初階工作者產生顯著且不成比例的影響。

172951260 fb link

22至25歲年輕族群衝擊最大

根據外媒《CNBC》報導,該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自2022年以來,在客戶服務、會計與軟體開發等最容易受到AI影響的職業中,22至25歲的年輕工作者就業率相對下降了13%。

相較之下,在同領域中經驗更豐富的資深員工,以及在護理助理等較不受AI影響的職業中,所有年齡層的就業率都保持穩定或有所增長。舉例來說,年輕健康照護助理的就業成長速度甚至超越了年長者。此外,年輕的生產與營運部門主管職位也呈現就業成長,儘管增幅小於35歲以上的員工。

延伸閱讀:麻省理工報告:95%企業想做自己的「生成式AI」但最後都失敗告終

為何年輕工作者特別脆弱?

這項研究試圖排除可能扭曲數據的因素,包括教育程度、遠距工作、外包職位以及更廣泛的經濟轉變。研究結果指出,年輕工作者之所以特別脆弱,是因為AI能取代來自正規教育的「系統化知識」(或稱「書本知識」),而對於需要多年經驗才能累積的實務知識,AI則較難以取代。

研究人員也發現,並非所有AI的應用都會導致就業率下降。在AI用於輔助工作、提升效率的職業中,就業率的變化較為輕微。

AI對勞動市場的衝擊尚未完全顯現

儘管AI對就業市場的潛在衝擊一直是各行各業與不同年齡層關注的焦點,但這項史丹佛研究顯示,其影響將遠非一致。研究結果或許能解釋為何年輕勞工的整體就業成長停滯不前,而總體就業在疫情後依然保持穩健。

高盛集團一位經濟學家也在本月初表示,生成式AI帶來的勞動市場變革,已經在就業數據中有所體現,特別是在科技業與年輕員工之間。他同時也提到,多數公司尚未將AI應用於日常營運,這意味著其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尚未完全發酵。

資料來源:CNB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