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熾燈泡的逆襲:將重新取代LED燈泡?

編譯/高晟鈞

白熾燈泡,又稱鎢絲燈,是利用電流通過燈絲時所產生的大量熱量,使得燈絲的溫度超過攝氏2,000度以上,並處於白熾狀態,故稱為白熾燈泡。

示意圖:123RF

白熾燈雖然有著最接近太陽光的顯色性優點,但消耗的電能,只有10%可以轉換為光能,其餘部分都以熱能散失了。也是因為這種不節能、壽命短的缺點,因此逐漸在市場中式微,被更為節能、省電的LED燈泡給取代。

然而這種轉變是有代價的。LED燈泡無法提供與白熾燈泡相同的高保真顯色性,也有很多消費者懷念過去那些可以使用老式燈泡的日子。近期,來自中國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新一代白熾燈泡,改善了白熾燈泡的一些缺點,我們很可能見證白熾燈泡的一次逆襲。

為了改善燈泡的使用壽命,研究團隊使用了雙層燈絲,一層由碳奈米管所製成,另一層由氮和硼組成的陶瓷材料製成。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燈泡的效率,他們將燈泡放置在陶瓷盒而非玻璃燈泡當中,並給它一個由石英製成的小窗口,允許光子的回收,減少傳統燈泡將大多電能轉換成熱能所造成的能量浪費現象。

研究團隊將這種新一代的白熾燈泡命名為「光子循環白熾照明設備」,它們的能源效率幾乎與現在統治著照明市場的LED燈相當,並且大大提升了白熾燈泡的使用壽命。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白熾燈泡最優秀的特點──最接近太陽光的色彩保真度。或許,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再次投入白熾燈泡的懷抱當中。

資料來源:Phys.org

瀏覽 87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