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教育基金會「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 開啟跨世代對話、啟發女性科技新力量

記者孫敬/新竹報導

為倡議科技女力跟女性科技人才培育,聯發科教育基金會連續3年舉辦「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在今年規畫的2天1夜中學場活動中,來自全台15個縣市;總計60名就讀國高中女學生與家長,一同參觀並實作台大電機、物理、資工等熱門理工科系研究項目,更有現就讀台大,以及在聯發科服務的學姊們,實體分享求學和工作經驗。

《科技島》在這次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訪問到畢業於交大電機碩博士;聯發科AI研發部門的Angela,從她的視角來看國高中生時期,父母可以怎麼用「陪伴跟支持」的角度協助孩子成長。同場我們也採訪到第一年沒錄取的母女,她們如何在身邊親友都沒有科技業工作經歷,藉由本場活動幫助孩子聚焦其優勢及興趣,化解只有數理優勢才能進入科技業的迷思。

延伸閱讀:聯發科基金會「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聚焦親子共融 助力女性科技人才扎根!

MediaTek Foundation girls tech action event participants scaled
陳媽媽跟孩子在參加工作坊後,重新認識了科技業和未來求學、職涯的可能性。(圖/孫敬拍攝)

聯發科學姊談求學到就業,用熱情與不後悔活出精彩人生

隨著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第二天活動的到來,許多國高中女學生迎來人生首次跟業界學姊們的交流。擔任活動交流環節桌長的Angela提到,她在每一次換桌和大家互動時發現,現在多數家長擔憂孩子遇到挫折時該怎麼幫上忙,而孩子們則是困擾著未來升學時,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方向是什麼。

「對現階段的孩子們來說,她們需要培養清楚將想法表達出來的能力。」Angela一語點出孩子和父母憂慮的解方,便是陪著孩子探索各種可能性,一步步引導出孩子的潛能,與其想著該避免孩子跌倒,適時給予「情緒價值」鼓勵他們繼續向前走更有效。

MediaTek Angela scaled
Angela(前排左二)從求學、步入職場等不同時期的角度,協助家長和孩子梳理他們的問題。(圖/孫敬拍攝)

Angela回憶父母在自己求學及職涯的路上,多扮演著接住情緒的角色,只要是自己不後悔的選擇,那過程中的辛苦與挑戰,都會是有價值的養分。「反覆提醒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一定是好事,因為這凸顯出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

「我在做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想的是我現在做了會不會後悔,這個後悔可能不只有當下,可能是5年或10年後。」Angela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升學、職涯不用過多擔憂,只要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替他們分析其中的利害即可,也不用過度焦慮孩子會做錯選擇,因為這過程中他們會找到新的出路。

MediaTek Angela Angela interview
Angela的家庭教育多以鼓勵、支持的角度來陪伴她成長。(圖/孫敬拍攝)

父母跟孩子實際進到聯發科,看見科技業的溫暖與真實

就在眾多父母與孩子們和聯發科夥伴們交流的同時,我們捕捉到一對感情融洽的台南母女,身為國小老師的陳媽媽表示,透過實際參與2天的活動意識到,即便不是理工科背景,也是有機會能進入科技公司服務。

「我聽到一個學姐說,不要想著一次到位,只要一直探索不怕改變,就會有熱情一直做下去。」陳媽媽看著孩子良好的數理成績但對文科比較有興趣,一度擔心選文科的求學路經未來會不好找工作,但隨後笑稱只要是孩子喜歡的,即便會很累也有沒關係。「參加這次的工作坊,我覺得科技業不再是冷冰冰的,可以是充滿溫暖的社會企業。」

消弭了父母的擔憂,陳媽媽的孩子也回應,業界學姊的經驗傳承有很大的幫助。「我之前覺得我數理能力不好,科技業不太像是我未來會成為的樣子,但聽完分享後發現,數理的天分不是那麼重要,只要想做一直努力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場跨世代的對話,也讓參加工作坊的父母、學生們對科技業未來的想像,有了新的認識。

MediaTek Foundation girls tech action event students scaled
學員們在工作坊分組討論對科技業、未來職涯的想像。(圖/孫敬拍攝)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