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自主再升級 中國資料中心強制國產化、採購國產處理器須過半
記者孫敬/編譯
據外媒報導,中國已強制要求所有境內資料中心,必須開始使用更多國產的處理器,而這項政策的頒布,正值全球對資料中心、AI及處理器生產的投資達到高峰,凸顯出各國對尖端技術民族主義與自給自足的強烈傾向。
延伸閱讀:不只川普!孫正義也來了 軟銀豪擲20億美元拿下英特爾近2%股權

中國資料中心國產化需超過50%,NVIDIA、AMD面臨新挑戰
消息人士指出,根據最初由上海市政府去年3月發布的指導方針,中國國有資料中心的晶片採購來源中,來自國內生產商的比例必須超過50%,這項規定現已在全國實施,預計將對中國國內晶片市場的採用與投資產生巨大影響,並顯著降低對美國處理器的依賴。
長期以來,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等美國半導體公司在對中國銷售其最新晶片時,一直面臨美國聯邦政府的重重阻礙。目前,這些公司只能銷售其最新設計的「降規版」晶片,且根據白宮最新協議,任何收益都必須上繳15%給美國政府。儘管美國政府看似希望維持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但近幾個月的動盪,已讓中國企業尋求其他管道獲取晶片,這也部分推動了中國發展本土晶片生產的動力。
創新恐因此受限?國產晶片與AI訓練的難題
與輝達等美國公司投入數千億美元建設資料中心與晶片製造廠一樣,中國近年也宣布了大量新的資料中心項目。過去,許多項目原預計將採用輝達等公司的最新GPU。不過在貿易壁壘與對硬體安全性的擔憂下,中國正尋求將更多投資引導至本土生產的晶片。此項消息也緊隨上週中國傳出勸退使用輝達 H20等產品的報導,暗示出對資安問題的擔憂。
據中國官方稱國產晶片足以應對AI推論(日常運作AI的任務),但在AI訓練方面,其能力仍不及輝達與超微的最新GPU,導致中國國內生產的GPU被認為落後於NVIDIA的最新技術數年,這將嚴重限制中國在該領域的創新。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曾有報導指出,由於北京當局要求使用華為的晶片而非輝達硬體進行訓練,導致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 R2的開發因此延遲。
資料來源:Tom’s Hard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