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速度築高牆!輝達靠「快速迭代」防堵客製化ASIC 確保AI生態系領導地位
記者孫敬/編譯
近期,包括Meta、Amazon、Google在內的多家科技巨頭,正積極投入ASIC(應用專屬積體電路) 客製化晶片研發。這些專為特定任務設計的晶片,意在分散對輝達(NVIDIA)的依賴,並根據自身工作負載追求更高的成本效益與效能。
延伸閱讀:馬斯克宣布特斯拉推出自研AI晶片「A15」 由台積電、三星共同生產

輝達以6至8個月超速換代,讓客戶放棄研發自己的ASIC
輝達能夠領先群雄的關鍵,在於極具侵略性的AI產品藍圖,該公司以6到8個月為週期,推出新一代的產品,相較於如超微(AMD)等競爭對手通常以年為單位的換代速度,輝達擁有巨大優勢。
憑著這樣的開發動能,讓輝達的硬體能夠不斷滿足客戶不斷演進的需求,削弱了科技巨頭內部開發ASIC的價值。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輝達推出針對推論(Inference)工作負載的Rubin CPX AI晶片,這款產品的發布出乎市場預料,但卻直接瞄準當前AI運算的新興需求。從Blackwell Ultra到Rubin,兩代產品量產間隔僅八個月。
黃仁勳提算力系統總成本才是關鍵
輝達不僅與英特爾(Intel)和OpenAI等夥伴建立超級夥伴關係(mega partnerships),更透過NVLink Fusion等技術,確保即使是像英特爾和三星(Samsung)所打造的客製化解決方案,也能夠整合到輝達的技術堆疊中。
因此科技巨頭們追求ASIC,暫時不會對輝達造成影響。「我們的目標是,即使競爭對手將晶片價格訂為0元,你依然會購買輝達的系統,因為營運該系統的總成本(包含土地、電力與基礎設施,這些費用已經價值150億美元)依然比購買他們的晶片來得更具成本效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回應。
雖然未來仍需關注Amazon Trainium、Google TPU和Meta MTIA等客製化晶片的表現,因為AI領域的競爭是十分重要的。
資料來源:wccf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