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英特爾都設廠!亞利桑那如何變身美國半導體總部?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美國亞利桑那州近年積極承接半導體投資,從傳統農礦州轉型為全美重要的晶片製造基地。 過去5年,包括台積電、英特爾與相關供應鏈陸續宣布在當地投資,累積金額估計超過2,000億美元,鳳凰城一帶成為美國繼矽谷後備受關注的半導體重鎮。​

亞利桑那長期以棉花、柑橘、銅礦與乾燥氣候等「4個C」產業聞名,如今半導體成為新的關鍵產業,當地乾燥穩定氣候、相對低廉的土地與電力成本,加上菲尼克斯都會區人口與工程技術人才供給,被業界視為適合興建晶圓廠的條件。​

9d790753 b024 4187 b60a 4f8811ac959f
亞利桑那如何變身「美國半導體總部」?(圖/AI生成)

州政府搭配稅務優惠、基礎建設與人才訓練補助,並結合聯邦《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資金,形成由聯邦、州政府與企業共同推動的投資模式,亞利桑那經發單位對外招商時,也以「America’s Semiconductor HQ(美國半導體總部)」作為宣傳定位,凸顯半導體聚落角色。

延伸閱讀:

悠由數據以AI結合太空科技 開創永續新未來

在這波投資潮中,台積電與英特爾是帶動亞利桑那半導體發展的兩大主力,台積電在鳳凰城規劃多座晶圓廠與先進封裝設施,累計投資金額上看1,650億美元,並獲得美國商務部數十億美元補助與貸款,預期創造數千個高科技職缺與上萬個工程建置工作機會。​

英特爾則在鳳凰城郊區Chandler擴建園區、興建新廠,投資金額約320億美元,鎖定AI、資料中心與高效能運算晶片產能,同樣獲得聯邦大額補助,隨著美國本土IDM與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同時在當地布局,鳳凰城逐漸形成具規模的先進製程與封測聚落。​

大規模投資也改變鳳凰城周邊城市發展樣貌,新建道路與園區以半導體相關意象命名,廠區周邊規劃住宅、商辦、物流與學校等複合設施,吸引工程師與技術人員在地就業與居住,帶動房地產、零售及服務業需求。​

亞利桑那州官方統計,自2020年以來,半導體相關新建與擴廠案超過60件,涵蓋晶圓製造、封測、材料與設備廠商,估計創造約2.5萬個直接就業機會。 美國西部半導體展2025年首度移師鳳凰城與矽谷輪流舉行,也被視為產業重心東移至美國西南部的指標之一。​

亞利桑那半導體聚落是美國強化供應鏈韌性與科技自主的一部分,有助降低對亞洲先進製程供應的依賴,特別是在AI、軍工與通訊等關鍵晶片領域,對台灣與其他亞洲供應商而言,則是隨客戶全球布局擴張產能的機會,同時面臨成本、人力與文化差異等挑戰。​

不過,建廠成本上升、技術人力缺口、基礎建設負荷與水資源使用等問題也引發當地關注,部分居民擔憂物價與生活成本上漲,在全球半導體景氣循環與技術競爭壓力下,亞利桑那能否長期維持投資動能,並發展成為穩定、多元的半導體生態系,仍有待觀察。​

資料來源:the vergeasu.edu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