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點燃商機:企業數位轉型的三大關鍵策略|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
作者:鄭緯筌(專欄作家,「臺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前「APP01」網站總監、《風傳媒》產品總監和《數位時代》雜誌主編)
全球市場的劇烈變動,持續影響人類社會,而這一波數位轉型浪潮,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企業經營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尋找新商機,已成為現代企業主必須面對的核心議題。誠然,傳統的行銷手段雖仍具一定效果,但在AI驅動的數位生態系統中,企業需重新審視策略,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我在本期專欄將深入探討三大策略:通路裂解、流程檢視與顧客體驗再造,並透過國內外成功案例,剖析AI如何助力企業制定前瞻性行銷策略。我將提供具體行動方針,幫助企業將AI技術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成果。
延伸閱讀:揮灑AI魔法 助力中小企業探索「超級用戶」|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
一、通路裂解:重新定義流量共振,建立跨界聯盟
進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行為呈現出極大的多元化與分散化趨勢。單一行銷通路的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對流量的需求,企業必須學會打破傳統的流量思維,透過建立聯盟夥伴關係,並以AI技術為驅動核心,形成一個涵蓋多家品牌、多種行銷通路的流量共振網絡。
舉例來說,某食品品牌原本僅透過官網及實體門市進行銷售,但隨著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品牌經理決定運用AI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識別潛在合作夥伴。通過深入分析消費者購買行為,他們發現其顧客與一家健身器材品牌的目標用戶重疊度達到40%。雙方隨即展開合作,共同策劃了一場名為「健康生活月」的聯名活動,並透過AI生成個性化推播,向不同用戶群體推送專屬優惠。此次合作活動成功帶動兩品牌銷量雙雙增長15%以上。
然而,聯盟夥伴關係的建立遠不止於找對合作對象。內容共創與數據共享,方能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更可說是提升聯盟效益的核心關鍵。
在內容共創方面,企業可運用AI生成技術創造雙品牌聯名內容。例如,日本某家旅遊公司就與AI插畫工作室合作,聯合推出一系列以旅遊回憶為主題的插畫故事。這些插畫不僅展示雙方品牌特色,還能進一步推動相關產品銷售,形成一種「內容即產品」的行銷模式。
而在數據共享方面,當今的AI技術已可有效整合不同品牌間的數據資源。美國某連鎖咖啡品牌與書店品牌,就聯手開發了一款AI顧客畫像分析系統。此系統能根據用戶的瀏覽行為與消費歷史進行數據建模,進而迅速掌握一群高潛力用戶,並針對不同客群進行差異化推播。這樣的策略不僅能提高顧客回購率,還能有效降低行銷成本。
二、流程檢視:AI協作如何重塑行銷流程
在傳統行銷的流程中,企業經常面臨人力有限、資源分散的問題。尤其對於資金有限的臺灣中小企業而言,如何透過技術手段提高行銷效能,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AI技術的引入,正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途徑。
以國內某旅行社為例,該公司每年舉辦數十場行前說明會,過去每場活動均需由人員手動撰寫文案、設計宣傳素材,且需花費大量時間製作影片。然而,自從導入AI文案生成工具後,這些環節得以自動化處理。AI系統根據用戶數據自動撰寫邀請函、行程介紹,並結合AI影片生成工具將文案轉化為生動的影音內容。更進一步,AI還能根據用戶觀看行為進行數據分析,針對觀看時間較短的用戶發送提醒郵件,並針對互動率較高的用戶進行個性化行程推播。
此外,對於預算比較有限的新創企業,AI技術還能協助其進行預算分配優化。透過AI數據分析,企業可根據各種廣告通路的點擊率、轉化率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進而調整行銷策略。這種數據驅動的決策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整體行銷成本。
三、以人為本:AI如何重塑顧客體驗?
數位時代的顧客期望值不斷提高,品牌若能善用AI技術強化顧客體驗,將能大幅提升顧客忠誠度與品牌黏性。AI技術不僅能協助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顧客服務,還能將顧客服務轉化為一種情感聯繫工具。
舉例來說,美國某家專注於嬰兒用品的電商平臺,過去僅透過E-mail推播新品資訊與優惠券。然而,在導入AI顧客服務系統後,平臺開始針對不同客群設計個性化推播。針對購買高單價嬰兒床的顧客,平臺將推送一系列育兒知識手冊;針對首次購買用戶,則發送首次下單折扣券與會員積分計畫,營造出品牌關懷感。
另一個例子是某個精品品牌為客戶所設計的AI聊天機器人,形同是客戶的專屬品牌管家,可以專門針對VIP顧客提供專屬禮品推薦。每次顧客購買後,這個品牌管家就可以根據購買記錄設計專屬回饋,例如根據顧客偏好的顏色推薦新品,或在生日當天推送祝福賀卡。透過這種別具溫度、情懷的行銷策略,不僅有效提升顧客對品牌的情感依附度,對於該公司業績也有正面的助益。
此外,AI技術還能協助企業建立全通路的顧客服務體系。例如,日本某家連鎖飯店品牌利用AI技術分析顧客住宿偏好,針對常住客推出專屬禮遇方案。針對喜愛健身的顧客,飯店會推送健身房會員折扣;針對親子家庭用戶,則設計親子活動套餐,營造出「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這些挑戰中尋找商機,成為每一位企業領導者和行銷人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AI技術的引入,正可為企業提供一個全新的工具,用於探索和掌握這些商機。
舉例來說,企業可以利用AI技術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商業洞察。像是透過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和市場趨勢,企業能夠更準確地預測未來的需求和機會,進而擬定更加有效的行銷策略。
好比Netflix就利用AI分析觀眾的觀看習慣、評分與搜尋紀錄,打造個人化內容推薦系統。根據國外媒體報導,Netflix的AI推薦引擎每年為公司節省約10億美元的顧客流失成本,並提升用戶黏性30%。透過AI預測熱門內容,Netflix還決定製作如《怪奇物語》等高收益的影集,也成功開拓全球市場。
單打獨鬥的行銷策略,有時已不再奏效,此時企業就需要學會擴展通路,建立聯盟夥伴關係。透過與異業結盟夥伴合作,企業可以將自身品牌融入到夥伴的自媒體中,擴大流量來源。這種策略不僅能有效提升品牌曝光度,還能幫助企業開發新的潛在顧客群。
相信你也知道,生成式AI徹底改變了行銷的底層邏輯。企業應從現有業務流程檢視開始,逐步導入AI技術。例如,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影片內容,構建24小時不中斷的影音頻道;透過數據共享,精準鎖定受眾,根據行銷效果即時調整策略。
在數位行銷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需注重顧客體驗的效率與溫度。透過AI技術,企業能夠自動推送專屬優惠,撰寫個性化EDM,強化品牌的溫度感,達到二次推廣效益。
舉例來說,全聯與統一等大型零售品牌提早布局,成功將門市與社群媒體布建成廣告平臺,協助夥伴企業開發新流量的同時,也為自身創造新的營收模式。這種異業聯盟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影響力,並為企業開創新的商機。
而國外某些旅行社也早就將行前說明會和即時報價等繁複流程,交由AI工具來完成,讓導遊和業務專員得以將時間投入在更具價值的顧客服務上,進而提升整體的銷售轉化率。這種AI應用策略不僅提高了營運效率,也增強了顧客的滿意度。
企業需根據自身需求和行業特點,選擇合適的AI工具。例如,若企業重視顧客服務,可以選擇AI客服系統;若企業重視行銷內容創作,可以選擇生成式AI工具。舉例來說,透過與聯盟夥伴建立數據共享平臺,企業能夠更精準地鎖定目標受眾,並根據行銷效果即時調整策略。這不僅能提升行銷效果,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
企業需不斷優化顧客體驗,將AI技術與人性化服務相結合。例如,利用AI技術自動推送專屬優惠,同時由行銷人員撰寫個性化EDM,強化品牌溫度感。只要掌握FAB法則來撰寫文案,就能有效提升顧客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此外,企業還需要全面整合多平臺、多技術與多通路的行銷策略。例如,擴展通路、建立聯盟夥伴關係,將其他品牌的自媒體納入整合行銷體系;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行銷內容,根據用戶回饋即時調整策略。這不僅能有效提升品牌曝光度,還能幫助企業開發新的潛在顧客群。
好比德國咖啡與零售品牌Tchibo就利用Google Cloud的Vertex AI,打造需求預測系統DEMON,分析三年以上的銷售與物流數據,預測未來84天的產品需求。據國外媒體報導,此系統不僅減少20%的庫存浪費,提升物流效率,還幫他們每年撙節了數百萬歐元的成本。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AI技術不僅僅是科技創新的象徵,更是企業開拓市場、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工具。企業應根據自身需求與產業特點,靈活運用AI技術進行通路裂解、流程檢視與顧客體驗重塑。唯有將AI應用落地,形成具體可執行的行動計畫,企業才能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實現長期增長。
換言之,企業若能靈活運用AI技術進行通路裂解、流程檢視與顧客體驗再造,將不僅能有效提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還能持續擴大市場份額。關鍵在於如何選擇適合自身產業的AI應用,並將技術落地為具體行動計畫,將創新理念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瀏覽 6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