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融入教學,但究竟受眾是誰?|專家論點【鄧宗聖】

圖片來源: freepik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科技融入教學,學習的受眾是誰,從國民教育到終生教育, 5歲到 95歲都可以含括在內。但這群5歲到95歲的人裡面,即使是現在看文章的各位,各位的生活背景、最感興趣的學科都不一樣、家庭也不一樣、平常愛看使用什麼頻道、吃的東西的口味、旅行喜歡去什麼地方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是一個異質群體的分散聯集,大家不是全部都一樣的,那有些人某個科目很強,另外一些科目很弱,有些人反過來了,這個就是你們關心的知識也不一樣,所以科技知識是普遍的,但不能一股腦的就全部丟出去,因為各位的接受度不一樣,因為接受度不一樣,那吃下去多少是不一樣的,不是把一套數位專家開發的遠端材料放在網路上,受眾也不是都會接受,所以科技知識是普遍的。

這邊想補充,數位科技發生的軟硬體環境,還有將來的運用,也就是社會的層面或是文化的層面,會具有特殊的脈絡的,因為數位科技始終是給人用的,不是很玄的東西,是被發現成為可以應用的東西,這中間都是通過人來操作的,即使現在要用人工智慧去做,機器學習還是要經由人,要去學這個過程還是要人去做的,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其特殊性,所以數位科技的工具知識具有普遍性以及背後背景的特殊性,這兩者是必須區分開來的,再加上當我們做數位科技教學會有對象,對象的地理背景、知識背景、需求、口味都有特殊性。

今天我們在談數位科技融入教學,融入要到哪裡去?可以去任何一個地方,但我就想要再補充一下就是,當我們有了這個方向以後,是會去關心在這個方向上的那些人,那些人是異質性的,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想想看,現在你關心的跟你們爸媽所關心的和祖父母所關心的也就不一樣了,甚至因為性別你們關心的也不一樣,所以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的效果是受到數位科技工具的普遍性、數位科技使用需求發生的文化背景,還有應用的受眾之社會特殊性,綜合前述交互作用影響。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每一次出現AR、VR、XR、AI等新聞報導的時候,許多科技融入教學的目標觀眾,也就是學校師生對於這些科技發展的過程與歷史其實沒有興趣,因為學校在社會、政治與經濟力量介入的關係,學生可能感覺很新鮮,但也搞不清楚這些科技對自己的學習有多大幫助,像是用VR取代個人親訪戶外體驗,不知道學校安排這些科技進入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國家與廠商對數位科技應用於教育有興趣的東西,對於真實環境的學習者不一定感興趣,可是有些樂齡大學學習者很有興趣的是製作照片與個人作品集,作為生命的紀念,所以傳播APP的科技比起VR更有意義,當然也還要把文化因素加進去,在決定已經識別到受眾是什麼人,受眾有關心有共鳴,數位科技融入教學不是假設大家什麼新科技都要接受,還需要兼顧到這些,讓真實的受眾不只是使用,還能夠真正去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那就是數位科技僅止於喜歡與深具吸引力的差別。

受眾特性的學習安排,不只是教學機構有平板、教案、教材與教法這麼簡單,若要深入,還能追朔到受眾存在的歷史、社會文化背景,去討論並間接滿足到受眾還沒有意識到的需求,儘管世代之間在數位工具與知識的落差很大,掌握數位工具教育者與機構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那是由這樣的一個形式去做傳播與改善。

瀏覽 80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