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Elisa 隨著全球暖化讓地球氣溫變得更高,人類為了保持涼爽的技術卻會讓環境更熱,根據統計,到
記者/劉閔 長久以來,人類對於火星一直充滿獨特的情懷,並且持續研究移居火星可行辦法。而近日美國暨太空
為因應 2021 年 COP 26 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加上 2022 年 COP27 夏姆錫克施行計
記者/白水堯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安排「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寫作」課程學生參訪「奇美綠能園區」
記者/白水堯 多雨的宜蘭縣,也能夠善用太陽能,南屏國小太陽能光電球場「迎曦球場」啟用,提供宜蘭囝仔無
編譯/高晟鈞 為了因應2050全球淨零排放的趨勢,再生能源、低碳電力成為關鍵。其中,氫能也是大家關注
記者/劉閔 地球的面積有將近 70% 的區域是被海洋所覆蓋,不過也因為海水鹹度過高無法直接利用。為此
記者/竹二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生活上越來越多事情可以用智慧裝置幫忙解決,小米近日就推出的一款智慧魚缸
記者/吳聞 國發會與環保署公布「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針對風光電、氫能等12項關鍵戰略內容,
編譯/莊閔棻 希臘雅典的沿海郊區的智慧城市 Ellinikon ,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建造。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