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施毓萱 2023年可能是氮化鎵具有指標性的一年。氮化鎵已然被公認為可廣泛運用的技術,而且隨著汽
記者/吳聞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及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台塑企業(包含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及轉投資
記者/陳士勳 鴻海為了提供更為優質的智慧駕駛解決方案,決定與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攜手開發自
記者/吳聞 嘉義科學園區通過環評初審,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決議無需進行第二階段環評,逕提環評大會審議。
記者/白水堯 為加速新北市邁向零碳城市的目標,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由環保局提案的《新北市氣候變遷因
編譯/施毓萱 2022年的人工智慧應用帶來了許多引人注目的發展,同時也讓許多人開始注意到人工智慧倫理
記者/白水堯 國立成功大學敏求智慧運算學院邀請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暨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郭宗杰教授
記者/吳聞 國發會與環保署公布「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針對風光電、氫能等12項關鍵戰略內容,
記者/劉閔 在 2015 年的巴黎氣候協定通過為了共同抑制全球暖化趨勢,努力要將氣溫升幅限制在 1.
記者/吳聞 如何開發具有環保價值的綠能產品,是 2050 淨零排放重要課題之一,國立成功大學生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