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功能式瑞士刀,再到如今的智慧型手機顯微鏡,科技在這短短的數十年間快速更迭,許多工具也發生了巨大進
美國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研發的「獨立微型水下探測器」(SWIM),希望可用來
科學家利用勝肽分子將血液轉化成能修復骨骼的「再生血液」。這種生物活性材料能夠提供組織再生所需要的環境
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發現,俄羅斯大量生產並空襲烏克蘭民宅和企業的Parodiya無人機,採用了中國、台
來自墨爾本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3D列印聲波技術,成功克服了傳統列印技術耗時長、細胞損
Tesla(特斯拉)一直致力於創新和推動可持續能源,其透過風能驅動車輛,推出一款無燃料引擎的車型,開
北科大師生團隊參與「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抱回金牌獎3件、銅牌獎2件、微星科技企業
水星生醫(6932)於28日宣布,已獲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出具的「係屬科技事業」意見書,並計劃適時提出
追求永續發展並創造化學新作用的化工公司─巴斯夫(BASF),昨(24)日發表連同智慧工業解決方案的領
大阪都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分子光電開關,能夠透過光與熱活化,成為推動3D列印與資料儲存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