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 17歲生日快樂!軟體創新里程碑到改變世界的傳奇
記者孟圓琦/編譯
2008年7月11日,蘋果為其當時仍屬嶄新的iPhone推出了App Store。這一里程碑式的舉動,不僅徹底顛覆了傳統盒裝軟體的銷售模式,使應用程式的價格大眾化,也標誌著軟體分發進入全新時代。然而,在其誕生17週年之際,App Store正深陷全球性的反壟斷爭議之中。

在App Store問世之前,軟體通常以實體盒裝形式銷售,價格高昂,動輒數百美元,且需要繁瑣的光碟安裝步驟。App Store的出現,將軟體購買簡化為線上尋找、付費、下載並即時使用,這種模式迅速成為業界標準,並被所有軟體平台爭相效仿。
賈伯斯的轉變:從抗拒到擁抱App Store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最初對第三方應用程式抱持著強烈的抵制態度。在2007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他堅持認為開發者應透過Safari瀏覽器利用Web 2.0和Ajax技術來創建「看起來和行為都像」iPhone應用程式的網頁應用,並自豪地表示「無需SDK」。
然而,內部和外部開發者對於原生應用商店的強烈渴望,最終促使賈伯斯改變了心意。OS X首席工程師Bertrand Serlet的一封內部郵件,以及時任iOS高級副總裁Scott Forstall的積極推動(甚至鼓勵開發者透過「越獄」方式試作應用),被視為促成賈伯斯決策轉變的關鍵因素。
賈伯斯在2007年10月2日給Serlet的簡短回覆:「當然,只要我們能在2008年1月15日的Macworld上推出它。」這一句話,為App Store的誕生拉開了序幕。
延伸閱讀:
摺疊iPhone生產線接近就緒!蘋果蓄勢待發大現「摺學」
史上最薄iPhone 17 Air要來了!最新爆料曝光4種顏色 蘋果展現極簡美學
App Store的誕生:賈伯斯口中「我職業生涯最大的發布」
2008年1月15日,賈伯斯在Macworld大會上向全球開發者介紹了App Store。他指出,傳統軟體分發模式對中小型開發者而言資源門檻高昂,App Store的使命就是解決這個問題,讓所有開發者都能將他們的應用程式呈現在每一位iPhone用戶面前。
發布會上,賈伯斯詳細解釋了App Store的操作方式,包括應用程式的特色推薦、搜尋、安裝及更新流程。他特別強調了當時蘋果採取的70/30營收分成模式——開發者獲得70%的收入,蘋果則收取30%作為平台服務費。這在當時非但沒有引發批評,反而因為省去了傳統零售分發的高昂成本(包裝、運輸、零售商抽成等),而贏得了開發者們的熱烈掌聲。
賈伯斯還宣布,免費應用程式將不收取任何費用,這讓「免費」模式得以蓬勃發展。他當時表示:「開發者和我們的利益完全一致,就是讓盡可能多的應用程式呈現在盡可能多的iPhone用戶面前。」
空前成功與「守門人」爭議的萌芽
App Store於2008年7月11日與iPhone OS 2.0同步上線。首日便有超過500款應用程式上架,遠超蘋果預期。賈伯斯甚至表示,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發布」。
在App Store上線後的第一個月,其成功勢頭更是驚人。賈伯斯在2008年8月初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透露,短短30天內,用戶下載的應用程式數量達到了iTunes歌曲下載量(五年累積)的30%,「移動產業從未見過如此景象,說實話,電腦產業也未曾見過。」首月6000萬次的下載量,印證了App Store的爆炸式成功。
然而,隨著App Store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守門人」的爭議也逐漸浮現。蘋果作為唯一官方應用程式分發渠道,掌握著對應用程式的審核權,這有時會引發爭議。例如,蘋果曾因內容審核問題拒絕了政治漫畫家Mark Fiore的應用程式,儘管Fiore後來憑藉其作品獲得普立茲獎,蘋果最終在壓力下允許該應用上架。
賈伯斯曾回應質疑表示:「我們確實犯了錯誤,我們正在盡力學習,但我們認為這些規則是有道理的。」他甚至在回覆用戶郵件時明確表示:「我們相信我們有道德責任將色情內容排除在iPhone之外。想要色情內容的人可以購買Android手機。」
「稅收」與反壟斷:App Store 面臨全球挑戰
在App Store營運的頭十年裡,其規模持續爆炸式增長。然而,近年來對App Store的批評聲浪也日益高漲,主要集中在蘋果「守門人」的地位以及其30%的平台抽成,被批評者稱為「蘋果稅」。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來自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Epic Games聲稱蘋果的抽成和限制性規定違反了反壟斷法,並在2020年發起訴訟。儘管蘋果在訴訟中大獲全勝,僅在一項「反引導」(anti-steering)條款上敗訴——即禁止開發者引導用戶到App Store以外的支付渠道。蘋果對此判決的消極執行態度,導致法院發出更嚴格的指令,甚至斥責蘋果的「嚴重不服從」。
除了技術競爭者外,美國34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長也已表態支持Epic Games,指控蘋果壟斷應用程式分發和內購解決方案,扼殺競爭並獲取超額利潤。
全球監管壓力與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未來
近年來,全球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對App Store的反壟斷審查日益加劇。
荷蘭監管機構已強制蘋果將特定情況下的抽成比例,從30%降至27%,並有效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存在。更具影響力的是,歐盟的《數位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 DMA)預計將強制蘋果在2024年前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蘋果也已為此做好了準備。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也在考慮實施類似的立法。
儘管蘋果聲稱歐盟不斷「改變規則」並試圖「微觀管理」其與開發者的關係,但總體而言,用戶未來將可能看到應用程式引導他們到替代商店進行內購,而整個第三方應用商店生態系統也可能崛起,試圖取代蘋果的地位。
這意味著應用程式開發者或許能選擇離開App Store,建立自己的分發渠道,或加入其他替代平台。然而,對於大多數開發者而言,留在App Store仍是最具吸引力的選項,因為它覆蓋了所有iPhone用戶,並提供了現成的分發和支付基礎設施。
App Store的存在及其對於防止惡意軟體分發的作用,仍然是蘋果堅持其模式的重要論點。然而,未來若用戶可以從任何地方獲取應用程式,可能帶來的資安問題,無疑是使用者和開發者共同面臨的挑戰。可以肯定的是,App Store將繼續存在,但其在全球範圍內是否會面臨更多替代方案的加入,仍是未定之數。
資料來源:appleinsider
瀏覽 22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