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開刀時代來臨!實驗型機器人自主執行膽囊手術
記者李琦瑋/編譯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團隊近期研發出一款具備AI的實驗型機器人,成功自主執行膽囊切除手術中的關鍵步驟,不僅能獨立判斷,還能因應術中突發狀況,堪稱邁向「自動化外科醫療」的一大里程碑。

該研究刊登於《Science Robotics》期刊,由機器人專家艾克索.克里格(Axel Krieger)領銜,他表示,「這項進展代表醫療機器人已從單純執行任務,邁向能真正『理解』外科手術流程。」
延伸閱讀:開源桌上型機器人登場 Reachy Mini外型超萌、只要新台幣1.3萬
這款名為SRT-H的實驗型手術機器人,透過「語言導引模仿學習」(language-guided imitation learning)AI架構訓練,學習人類外科醫師在豬屍體上執行膽囊手術的影片,進而模擬人類手術技術與決策行為。
機器人在8組不同的豬隻肝膽組織上進行測試,手術步驟包含抓取、夾持、切割等高難度操作,需要即時判斷與應變。團隊強調,豬隻器官在結構與血管上變異度高,可有效模擬人類手術時遇到的多樣情境。
測試結果顯示,SRT-H機器人在膽囊與肝臟分離的手術中,達到 100%準確率,雖然執行時間比人類外科醫師略久,但在精準度與穩定性上已有高度潛力。
與目前廣泛使用、如Intuitive Surgical公司所推出的「達文西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相比,SRT-H最大不同在於具備自主決策能力,達文西系統仍完全仰賴醫師遠端操控。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分析,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每年規模接近100億美元,到2024年將進行約270萬例機器人手術。
研究人員指出,未來具備AI自主能力的手術機器人有望緩解外科醫師人力短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錯誤,並為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提供穩定、安全的醫療品質。
資料來源:Reuters
瀏覽 28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