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稅收抵免終止 專家預測五大市場走向

記者黃仁杰/編譯

美國電動車市場並未走向毀滅,但前景也絕非一片光明。隨著聯邦 7,500 美元清潔車輛稅收抵免在 9 月 30 日正式結束,電動車產業迎來新的挑戰與調整期。

「充電設施不健全」是台灣消費者不願購買純電動車的一大考量。
隨著聯邦 7,500 美元清潔車輛稅收抵免在 9 月 30 日正式結束,電動車產業迎來新的挑戰與調整期。(圖/123RF)

短期需求恐急跌 長期仍無法阻擋趨勢

專家普遍認為,第三季因買家搶搭稅收抵免末班車,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但隨之而來的是「宿醉效應」。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指出,2025 年第三季電動車銷量成長約三成,但第四季恐將年減 24%。通用汽車(GM)財務長雅各布森也警告,10 月、11 月需求可能會「急遽下降」,市場將進入一段波動與重新校準期。

補助結束放緩腳步 車廠壓力明顯減輕

長遠來看,美國電動車銷售仍會逐步擴張,但增速將遠低於拜登時期的政策規劃。AutoForecast Solutions 副總裁菲奧拉尼預測,2030 年美國電動車市佔率約 12.8%,雖高於 2024 年的 8%,卻顯著低於先前預估。BNEF 則將 2030 年純電動車佔比從原先的 37% 下修至 19%。分析師指出,隨著國會廢除加州設定銷售規範的豁免權、取消製造商未達燃油經濟目標的罰款,車廠在推動電動化上的壓力明顯減輕,未來更多依靠市場需求與車廠自律。

技術進步與競爭驅動 成本將逐步下降

儘管政策支撐退場,但技術演進仍是電動車普及的最大推手。Mercedes-Benz 與 BMW 已宣布續航超過 400 英里、支援超高速充電的新世代車款;充電基礎設施也持續擴張。哈佛大學 Salata 永續研究院的布克伯格指出,「消費者願意選擇電動車,前提是不需要犧牲傳統燃油車的便利。」隨著電池價格持續下降,專家預期電動車最終將比汽油車更便宜,經濟性成為長期驅動力。

車價短期平穩 補貼效應將由促銷取代

雖然稅收抵免結束,但價格並不會立即飆升。根據 J.D. Power,電動車價格今年夏季已短暫低於燃油車。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車廠會以大量庫存為由,持續推出促銷方案。Hyundai 甚至宣布 2026 年式 Ioniq 5 降價高達 9,800 美元,反映廠商正積極用優惠來穩住市場需求。

電動車型恐遭裁撤 市場將進入整合期

隨著關稅壓力與政策放寬,部分車廠已縮減產品線。Acura 停止銷售 ZDX、Nissan 取消 Ariya 與兩款電動轎車、Mercedes-Benz 暫停 EQ 系列在美銷售,GM 與 Ram 也將原本規劃的電動車產能轉回燃油車。專家預測,未來四年市場將出現供需重新平衡,低成長或定位模糊的車型將陸續消失。不過,學界與產業仍認為,長期而言車廠必須在電動車市場中站穩腳步,因為「市佔一旦建立,就會持續影響未來競爭力」。

來源:insideev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