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機器人大突破!Memo 能煮咖啡、擦桌與裝洗碗機
記者黃仁杰/編譯
美國新創 Sunday Robotics 打造的家用機器人 Memo,正以全新的訓練方式挑戰「家務自動化」難題。公司計畫最早在明年讓 Memo 進入一般家庭進行 beta 測試,並以全自動運作為目標。

Memo 外型像動畫《瓦力》的角色,擁有白色機身、雙手臂、螢幕臉與紅色棒球帽,沒有雙腳,而是以輪式底座移動,並靠中央立柱升降調整高度。在加州山景城的示範中,Memo 依指令操作咖啡機:從填粉、填壓、安裝濾杯、按鍵萃取到端出台前,逐步完成一杯濃縮咖啡,展現相當程度的靈巧與穩定度。
Sunday Robotics 執行長、共同創辦人趙通宇(Tony Zhao)表示,公司希望讓機器人擔起洗衣、洗碗與一般家務。他強調,要讓家用機器人能在真實家庭中運作,必須從硬體到 AI 模型全面自研、垂直整合,這也使開發難度顯著提高。
相比工廠中在固定環境重複作業的工業機器人,家庭環境充滿變數,物品形狀、擺放方式與雜亂程度皆難以預測。Memo 除了煮咖啡,也能清理餐桌、搬運玻璃杯並將其放入洗碗機。其中最令人驚訝的畫面之一,是它能以同一隻手同時抓起兩個玻璃杯:大拇指與食指夾住第一個杯子,其餘手掌部位再固定第二個。
這種靈活度來自 Sunday 的核心創新:公司雇用遠端工作者戴上價值約 400 美元、形狀模仿 Memo 手部的特殊手套,在真實環境中執行家務。手套能提供比傳統遠端操控更精準的動作數據,這些資料再餵入 AI 模型,讓機器人根據自身感測器作出決策與動作。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器人專家 Ken Goldberg 認為,Sunday 的資料蒐集方式「更聰明、也更貼近實際操作」,設計相當具有潛力。
過去幾年研究顯示,結合大型語言模型後,機器人能更好理解指令與場景,促使多家新創投入開發可在一般家庭工作的機器人,包括 Physical Intelligence、Skild、Generalist 等。另一家新創 1X 也推出家用人形機器人,但仍需要大量遠端協助。
Sunday 的團隊包含來自特斯拉與 Google DeepMind 的資深工程師,也吸引 Benchmark 等創投支持。Conviction 創辦人 Sarah Guo 指出,Sunday 具備硬體與 AI 共同設計的能力,有機會打造真正的全棧家用機器人產品。Benchmark 合夥人 Eric Vishria 也認為,家用機器人的價值不在炫技,而是能在「混亂而真實的環境」中可靠運作,Memo 的研發已向這方向邁進。
明年開始,Memo 將在家庭中展開 beta 測試。關鍵將在於它能否在有小孩、寵物與日常雜物的真實環境中保持穩定、有效率地做家務。後續若順利,Sunday 計畫讓更多早期使用者試用 Memo,並預期這些使用者會像早期電腦迷一樣,願意接受限制、甚至親手教機器人新技能。
趙通宇表示,或許真正成熟的家用機器人時代正在逼近;但就目前而言,能沖出一杯像樣的濃縮咖啡,已是難得的開始。
來源:wir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