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安全?太陽驚現「火焰峽谷」 巨型噴發雕刻出25萬英里長熾熱裂痕

記者林育如/編譯

太陽於7月15日上演了一場驚人的宇宙大戲,其東北邊緣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日冕物質拋射(CME)事件。這次猛烈的噴發不僅短暫地重塑了我們太陽的一部分表面,更在爆發後形成了一道長達25萬英里(約40萬公里)的「火焰峽谷」,並將一股強大的日冕物質拋射推向太空。

1 12
太陽於15日在東北邊緣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日冕物質拋射(CME)事件。(圖/AI生成)

SPACE》報導,這道熾熱等離子體形成的深溝,長度大約相當於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太陽磁場在一次劇烈噴發後,磁力線猛烈斷裂並重新排列時所形成的。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觀點,這些發光的裂痕是在太陽磁場線重新連接後,留下了一道灼熱的等離子體溝槽,描繪出重塑後的磁場結構。

這場爆炸性的事件被NASA的太陽動力學觀測站(SDO)以令人驚嘆的細節捕捉下來。影像清晰地顯示了太陽物質如何以弧形路徑穿過太陽大氣層,形成壯觀的日冕物質拋射。當日冕物質拋射瓦解時,它留下了一個被部分天文學家稱為「火焰峽谷」的區域,據報告,這個峽谷的壁高估計至少達到12,400英里(20,000公里)。

延伸閱讀:
吸血鬼恆星有「共犯」?研究揭第三顆星助攻吞噬行動
NASA鎖定轉變型毫秒脈衝星 IXPE揭X射線真正來源
太陽黑子AR4136活動加劇 磁場爆發逼近地球
土衛六生命前體研究新突破:類細胞結構有望在甲烷湖中形成

這些熾熱的裂痕不只是一個視覺奇觀。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解釋,日冕物質拋射是較冷、密度較高的太陽等離子體帶,它們被磁場懸浮在太陽表面上方。當這些等離子體帶變得不穩定時,它們就會劇烈噴發,有時會將日冕物質拋射(CME)送入太空——這些強大的太陽等離子體和磁場爆發,有可能在地球上引發地磁暴。

儘管此次噴發規模龐大,但科學家表示地球已躲過一劫。來自太陽和太陽圈觀測站(SOHO)以及GOES-19衛星的日冕儀圖像顯示,儘管日冕物質拋射確實釋放了日冕物質拋射,但其行進方向並非朝向地球。極光追逐者文森特·萊德維納(Vincent Ledvina)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證實:「日冕物質拋射正遠離地球。」他補充道:「日冕物質拋射的前緣移動得相當緩慢,並且是朝遠離地球的方向。」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太陽活躍而多變的本質,以及它對地球太空天氣潛在的影響。科學家們將繼續透過衛星和地面望遠鏡監測太陽活動,以更好地理解這些強大現象的機制。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282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