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規劃「Persephone」任務 重返冥王星揭地下海洋謎團
記者林育如/編譯
自 2015 年「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飛掠冥王星後,科學家揭開了這顆矮行星冰封卻充滿地質活動的神秘面貌,也引發關於其地下海洋存在與否的討論。十年後,牛津大學行星科學家、任務團隊成員 Carly Howett 在美國馬里蘭州勞雷爾舉行的「飛掠十年後冥王星任務研討會」上表示,團隊已設計一項後續探測計畫「Persephone」,盼解開冥王星未解之謎。

根據《Space.com》報導,該計畫以羅馬神話中冥王普路托之妻、希臘神話冥后「Persephone」命名,象徵與冥王星的神話連結及團隊中女性領導的多元性。任務構想源自 2021 年發表於《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的研究,預計搭載 11 項儀器,核心目標是確認冥王星今日是否仍有地下海洋。
與僅短暫近距觀測的「新視野號」不同,「Persephone」將進入冥王星軌道逾三年,完整繪製全表面影像,並透過更靈敏的重力與地形測量尋找「化石隆起」跡象,分析冥王星與最大衛星卡戎(Charon)的成分與冰層厚度,探測潛在熱點與地表變化,並對雙星系統其餘四顆小衛星進行光譜與成因研究。
任務將在冥王星長達百年的冬季中展開,需使用可穿透黑暗的成像儀器觀測光照不足的半球。科學家亦計畫分析其稀薄大氣成分、監測與卡戎間的物質轉移,以及對表面甲烷冰刀、卡戎獨特冰山與冰環等異常地形進行成因探討。延長任務一年還可能訪問另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增進對太陽系早期殘餘物的了解。
延伸閱讀:
200萬美元獎金加持!NASA月球回收挑戰第二階段全面展開
火星探險新萌寵!Olympus四足機器人展現未來探險技能
14座沉睡星系曝光!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帶來重大突破
大隕石穿屋驚魂!美國喬治亞州現身史前隕石 可能比地球還古老
由於行星排列變化,該任務飛行時間約需 27.5 年,並需五台新一代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NGRTG)供能與保溫,估計成本達 30 億美元。NASA 每年產量僅 1.5 公斤航太用鈽,遠低於每台 RTG 所需的 4.8 公斤,能源供應成為最大挑戰。
任務預期將跨越半世紀,需三代科學家接力,並於 2029 至 2032 年間具備發射窗口。雖「Persephone」暫未獲批准,但計畫已列入 NASA 行星任務概念研究,用於評估未來旗艦級探測的可行性。Howett 表示,雖然高能需求可能阻礙近期執行,但技術進步或將提升任務機會,「重返冥王星軌道並非不可能,只是代價高昂。」
資料來源: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