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隻小鼠、千隻果蠅將上太空 俄羅斯太空總署打造太空版諾亞方舟

記者彭夢竺/編譯

俄羅斯正準備將一間「迷你小鼠旅館」送上太空,這項名為「Bion-M No. 2」的生物衛星任務,計畫於8月20日自哈薩克的貝科奴太空發射場(Baikonur Cosmodrome)發射升空。衛星上將搭載75隻小鼠及其他生物樣本,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太空輻射暴露實驗,之後將透過降落傘返回俄羅斯。

俄羅斯進行「Bion-M No. 2」生物衛星任務,計畫將75隻小鼠及其他生物樣本送上太空。(圖/俄羅斯太空總署提供)
俄羅斯進行「Bion-M No. 2」生物衛星任務,計畫將75隻小鼠及其他生物樣本送上太空。(圖/俄羅斯太空總署提供)

太空版諾亞方舟 生物衛星搭載多樣物種

Bion-M No. 2生物衛星被外界譽為「諾亞方舟」,除了75隻小鼠,還將承載超過1,000隻果蠅、細胞培養物、微生物及植物種子。此外,衛星上還有一項與未來月球探測相關的有效載荷。

俄羅斯維爾納茨基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Vernadsk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與醫學生物學問題研究所(IMBP)合作,特別為這次任務製造了一個裝有16個試管的容器。這些試管內裝有模擬月球高緯度地區地表物質的「月球模擬物」(lunar simulants)—塵土與岩石。

這些月球模擬物在返回地球後,科學家將評估其受太空輻射與真空環境影響的程度。俄羅斯太空官員表示,這項研究將為未來月球基地建設提供重要參考。

延伸閱讀:火星探險新萌寵!Olympus四足機器人展現未來探險技能

全方位實驗數據 從基因到醫療應用

根據IMBP的說法,Bion-M No. 2任務將蒐集多方面的數據。

  • 微重力對生物體輻射敏感性的影響資訊:這將有助於未來深空任務的規劃。
  • 協助制定太空人醫療支援調整需求:提供太空人健康照護的參考數據。
  • 可應用於地球醫學的太空飛行生物效應資訊:將太空研究成果轉化為地球醫療應用。

Bion-M No. 2衛星預計將進入一個近乎圓形、傾角約97度的極地軌道,並停留30天。與2013年4月發射的Bion-M No. 1相比,這次任務所處的軌道,其宇宙輻射水平至少高出一個數量級,能更有效評估深空環境的影響。

俄羅斯進行「Bion-M No. 2」生物衛星任務,計畫將75隻小鼠及其他生物樣本送上太空。(圖/俄羅斯太空總署提供)
俄羅斯進行「Bion-M No. 2」生物衛星任務,計畫將75隻小鼠及其他生物樣本送上太空。(圖/俄羅斯太空總署提供)

為何選擇小鼠?研究數據將協助人類遠征

俄羅斯太空總署(Roscosmos)指出,之所以選擇小鼠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是因為牠們的基因與人類高度相似,且生命週期短,方便研究人員追蹤跨世代的變化。此外,小鼠對輻射的敏感性較高,能更精確地反映太空環境對生物體的影響。

科學家為此準備了3組小鼠:第1組在地球上以熟悉的生活條件飼養;第2組則生活在地面實驗室的飛行設備中,作為對照組;第3組小鼠則將在太空中度過30天。研究人員將透過特殊攝影機與感測器,即時監測太空艙內小鼠的狀況,部分小鼠體內甚至植入了晶片以追蹤生理數據。

小鼠返回地球後,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分析牠們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情況以及返回地球後的再適應過程。Roscosmos表示,這項任務將有助於科學家評估太空飛行對生物體的影響,特別是在輻射水平比其他近地軌道高出30%的環境中。這些數據被視為是人類準備進行長途太空飛行的核心關鍵。

資料來源:Space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