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十號火箭首級測試成功 為2030年前載人登月鋪路
記者林育如/編譯
中國在實現2030年前將航天員送上月球的目標上持續加速。8月15日,長征十號火箭首級推進系統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地面測試,展現了中國登月計畫的強大實力。此次測試使用了長征十號首級的縮短模型,搭載七台YF-100K發動機,其中四台固定,三台可擺動以控制火箭飛行方向。發動機點火約35秒,測試推力接近1000噸,創下中國航天紀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工程師徐洪平指出,長征十號火箭的首級與助推器採用通用核心級設計,由三個相同核心模組捆綁組成,而工程師彭越表示,動力系統測試是火箭研發最關鍵的步驟之一,主要評估七台發動機同時運作時的熱與機械環境,並確保系統兼容性,降低首飛風險。
此次測試是中國一系列登月任務的重要進展。今年6月17日,夢舟載人飛船完成地面逃逸發動機測試,逃逸發動機成功點火將艙塔組件推升至預定高度,返回艙順利與逃逸塔分離,兩分鐘後安全降落,實現中國27年來首次零高度載人航天器逃逸測試。8月6日,中國在河北張家口完成兩人「藍月」登月著陸器模擬起降測試,驗證了登月器的著陸與起飛系統、控制方案以及子系統接口兼容性。藍月登月器可運載兩名航天員往返月球軌道與月面,並搭載月球車及科學載荷,支援月球停留與活動。
延伸閱讀:
木星核心非瞬間形成?科學家揭示緩慢發展過程
黑洞或能生成暗能量?科學家提出大膽假說
星際巨手伸向超新星殘骸 MSH 15-52新影像揭祕
矮行星穀神星曾有古老「微生物食物庫」?Dawn任務新發現曝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出,藍月登月器將作為航天員的月球生命中心、能源中心與數據中心,支持登月任務的各項活動。去年9月,中國還公布了登月航天員專用太空服,太空服採用防護材料以抵禦月球極端溫度與灰塵,配備多功能控制面板與攝影系統,並具備靈活手套、防眩光全景頭盔面罩以及適應低重力環境的關節設計,整體輕便,方便航天員在月面行走、上下梯子及進行各類操作。
此次長征十號火箭首級測試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登月計畫進入實質推進階段,為2030年前將航天員送上月球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Space.com 、華人今日報、CHINA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