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塵埃也能催生生命分子?科學家在太空化學上有新發現
記者林育如/編譯
微小的太空塵埃竟可能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來自英國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德國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及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國際研究團隊指出,礦物塵埃能像催化劑一樣,幫助簡單分子在極低溫下結合,生成潛在生命前驅分子。

研究發現,二氧化碳(CO₂)與氨(NH₃)這兩種常見的太空分子,只有在塵埃存在下才會高效反應,形成碳酸銨(ammonium carbamate),這是尿素等生命分子的重要化學前體。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天體化學家馬丁·麥考斯特拉教授(Professor Martin McCoustra)表示:「塵埃並非太空的被動背景,而是提供分子相遇、反應、生成更複雜物質的舞台。在某些區域,塵埃化學甚至是生命分子形成的必要條件。」
延伸閱讀:
日本團隊用AI打造史上最精細銀河系模擬 百億顆恆星動態一覽無遺
成大團隊科研火箭「AfterLight 1」旭海執行飛試
國科會再升級國安技術防護網 軍工、太空列管擴編至42項
在德國耶拿弗里希·席勒大學(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亞歷謝·波塔波夫博士(Dr. Alexey Potapov)實驗室用激光蒸發技術製作多孔矽酸鹽塵埃層,夾在薄層二氧化碳與氨之間,模擬星際塵埃環境。當樣品從零下260°C加熱到零下190°C(相當於星際雲演變成原行星盤的過程),分子透過塵埃層擴散並反應生成碳酸銨;沒有塵埃,反應效率則大幅下降。這是首次在模擬太空條件下觀察到涉及質子轉移的酸鹼催化化學。
波塔波夫博士(Dr. Alexey Potapov)指出,塵埃顆粒在天體化學中比想像中更積極,提供微小環境讓分子相遇並演化成複雜分子。麥考斯特拉教授(Professor Martin McCoustra)補充:「即使在極低溫下,塵埃也能促進有機分子生成,這可能是自然界克服太空嚴酷環境、啟動生命化學的秘密。」研究團隊接下來將探索其他分子是否也能透過塵埃形成,並觀察這種化學是否正在新生行星的原行星盤中持續進行。
資料來源:Phys.org、Manchester Evening News、Earth.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