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世代遭批?專家替Z世代正名:不是懶 是智慧選擇
記者林育如/編譯
美國職場又迎來新一波批評浪潮,這次的主角是Gen Z,也就是現今約20至25歲的年輕員工。《The Guardian》報導,媒體與部分評論指出,這群年輕人「懶惰」、「自我中心」甚至「不可靠」,甚至有評論直言這代人可能「不適合就業」。不過,心理學與職場專家表示,這些指控其實是歷代年輕世代都曾遭遇的刻板印象,只是社會焦點轉到了新面孔。

《The Guardian》報導,Wharton商學院組織心理學家Adam Grant指出,每一代人都會批評下一代,並傾向拿自己年輕時的經驗來與新進員工對比,這常造成誤解。他表示,年輕時的人都比較自我,但隨著年齡增長,成熟度會提升,這是自然發展的過程。
延伸閱讀:
Z世代的未來職場 AI正在悄悄改寫遊戲規則
AI正在偷走你的工作?真相其實沒那麼簡單!
調查證實:Z世代不介意薪水被公開 最怕公司不公平
這並非日本首次出現四天工作週的構想。根據 CNBC 報導
Gen Z的特點則在於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要求更高,他們更重視彈性、目的感與心理健康,而非單純追求加班與升遷。25歲的Jahnavi Shah在舊金山科技新創找到首份全職工作,經歷近千次應徵與多次拒絕,她認為這一代人同樣努力,只是追求的價值不同。27歲的Nadya Okamoto補充,許多Gen Z擅長的工作,如社群行銷,二十年前根本不存在,因此「說我們不適合就業完全錯誤」。
專家也指出,Gen Z的懷疑態度與金融、政治制度屢屢失信有關。他們成長於不穩定環境中,對傳統職場忠誠度降低,追求合理薪酬與個人價值的實現。Madeline Miller指出,對這代人而言,資本主義的抽取性讓他們更重視自我保護與生活質量,而非無止境的工作投入。
總的來說,Gen Z並非不願工作,而是在新世代職場環境下,以更智慧、現實且平衡的方式,重新定義何謂「職場成功」。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Inkl、article.w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