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承諾破滅?科技業掀「裁員回聘潮」 裁了又召回露出窘境
記者林育如/編譯
近日,科技業出現一個令人咋舌的現象:許多以 AI 為由被裁的員工,竟又被原公司召回。根據《unwire.pro》報導,職場分析機構 Visier 的研究顯示,在涵蓋 142 家企業、超過 240 萬名員工的樣本中,高達 5.3% 的被裁員者最終重返原職。這種「回力鏢(boomerang)」現象凸顯企業對 AI 過度樂觀,以及自動化能力與預期之間的落差。

2025 年 10 月,美國企業宣布裁員 153,074 人,創 20 年來同期新高。但 Visier 分析指出,這些裁員並非真正節省成本,反而因遣散費、失業保險和AI基建費用高昂,導致隱性支出大增。麻省理工學院的報告也指出,全球投入 300–400 億美元於生成式 AI 的企業中,95% 沒有獲得實質回報。許多公司發現,買現成 AI 工具比自建系統更有效,AI 無法完全取代整個職位。
延伸閱讀:
職場新世代遭批?專家替Z世代正名:不是懶 是智慧選擇
Z 世代面臨「就業末日」警告:全球企業把錢砸進AI 卻少招新人
東京推四天工作週拚生育率 上班族有望迎三天週末
有趣的是,部分科技巨頭在裁員同時,仍積極招募 AI 人才。例如 Salesforce 裁撤員工後,宣布要招募數千名 AI 工程師;Meta 也在大砍人時擴編 AI 團隊。這種「裁舊招新」操作,讓外界懷疑裁員真正目的,是技術替代還是資源重整。
超過一半企業事後坦承,對以 AI 為由的裁員感到後悔。Visier 分析師 Andrea Derler 強調,企業若想在數位轉型中成功,關鍵不是單純砍人,而是建立 AI 與人類專業知識互補的混合工作模式。回聘潮提醒決策者: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判斷力與創造力,仍是 AI 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資料來源:unwire.pr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