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聯發科蔡力行:AI 無所不在、技術布局全方位擴展
在 COMPUTEX 2025 盛會中,聯發科技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以「無所不在的智慧」(Intelligence Everywhere)為題,發表主題演講,提出 AI 普及化的未來藍圖,並展示聯發科在行動運算、雲端AI、邊緣設備及車載應用等領域的前瞻策略與技術成果。
AI走向無所不在 四大支柱支撐未來布局
蔡力行指出,AI正快速從雲端擴散至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手機、智慧家庭、辦公室與汽車等。聯發科致力於推動AI的普及,並以四大核心支柱打造其策略架構:
- 高性能運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聯發科深耕行動運算多年,具備推動從邊緣至雲端混合運算的強大實力,是實現普及AI的基石。
- 雲端 AI 加速器(AI Accelerator in the Cloud):聯發科將憑藉在客製化晶片的專長進軍雲端AI領域,切入預估於 2028 年達 450 億美元的市場。
- 無縫連接(Seamless Connectivity):透過5G、Wi-Fi、衛星與藍牙等多樣化連接技術,實現邊緣設備與雲端的高效連動。
- 強大的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關係(Strong Ecosystem Partnership):攜手Arm、NVIDIA等業界領導者,共同打造 AI 應用的完整生態。
行動AI領導地位與技術突破
蔡力行預測,到2027年,將有約12億部智慧型手機具備AI運算能力,總計算力超過50,000 EOPS。聯發科的Dimensity 9000系列晶片(尤其是 9300+)在性能與功耗效率方面表現卓越。
他指出,「在過去五年間,我們的CPU性能提升了2.6倍,GPU提升6倍,而AI運算單元MPU更是提升了驚人的18倍,同時功耗降低60%。這使得我們得以在所有9300系列手機中支援70億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
邊緣AI帶來隱私與效率優勢
在談及邊緣AI的發展時,蔡力行表示,「將AI移至裝置端運行,不僅能大幅減少延遲、提升隱私,也更節能且具成本效益。這是推動普及 AI 的關鍵策略之一。」
與Arm、NVIDIA攜手進軍車載與雲端市場
聯發科與Arm擁有超過20年的緊密合作,雙方將持續合作統一 AI 軟體環境,強化從雲端到邊緣的整體運算能力。Arm執行長Rene Haas形容雙方關係「如同家人般緊密」。
在車載領域,聯發科與NVIDIA合作開發車用晶片,將導入智慧座艙與ADAS應用。根據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說法:「汽車將成為行動娛樂中心,而聯發科是全球領先的消費性電子晶片供應商,進軍車載市場是極具意義的一步。」
聯手設計的晶片預計將帶來:
- 5.8倍更高的AI運算效能(TOPS)
- 4.5倍提升的大型語言模型推論速度
- 5.1倍更佳的延遲效能
從台灣出發 放眼全球
演講中,蔡力行多次提及對台灣科技實力的自豪。他說,「聯發科是台灣培養的企業,我們為台灣做出了貢獻,未來也將持續為台灣發光發熱。」黃仁勳亦稱讚,「你的謙遜是非常典型的台灣人特質,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實現「無所不在的智慧」願景
此次演講彰顯聯發科在AI時代的全方位戰略:以行動AI為核心,向雲端與車載擴展,並透過強大的合作夥伴網絡推動AI普及。從裝置端生成式AI到車用晶片設計,聯發科展現其技術領導地位,也為實現「Intelligence Everywhere」的願景奠定堅實基礎。
瀏覽 19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