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面對川普高關稅怎麼解?分析師讚「台積電」就很好的例子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8月6日(台灣時間8月7日)正式宣布,將對所有未在美國生產的進口半導體產品課徵高達100%的關稅,然而,此政策的關鍵在於其豁免條款是只要企業承諾或已經在美國設廠投資,即可免除高額關稅。
雖然關稅新政表面上可能衝擊台灣企業,但只要在美設有工廠即有望獲得豁免,《鉅亨買基金》團隊分析指出,台積電就是例子之一,早已在亞利桑那州投入晶圓廠營運並積極擴建新廠,預計受衝擊有限。

延伸閱讀:Perplexity幫川普的社群做了AI搜尋引擎 回答也會像川普嗎?
台積電的目標是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個超大型晶圓廠聚落,未來規劃高達六座廠區,計畫完成後,台積電將有約30%的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產能來自美國,以就近服務蘋果、輝達(NVIDIA)等美國客戶。
政策公布後,台積電ADR盤後反彈3.7%,蘋果、輝達等美國科技巨頭股價同步上揚,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看似猛烈,實則是其重塑全球科技供應鏈、強化自身AI實力。
台積電等台廠美國設廠 有望免受關稅衝擊
台灣對美出口集中於電子領域,尤其是晶片、半導體等高科技零組件,2025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外銷訂單金額達1,120億美元,其中約75.5%來自資訊通信與電子產品。
台灣實際影響可能沒有外界預期嚴重,關鍵在於只要在美國當地設廠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將可獲得關稅豁免,反而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新的轉機。
AI成美政策新焦點 台灣企業美投資勢在必行
美國官方積極推動AI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展開,吸引全球資本與企業赴美設廠,對尚未赴美設廠的台灣科技公司而言,這波變局除了是獲得關稅豁免的契機,更是參與全球AI戰略、強化供應鏈競爭力的關鍵時刻,未來台廠將可能如先前進軍歐洲和日本般,陸續規劃對美投資與建廠計畫。
雖然川普政策增加貿易障礙,但在全球AI與半導體競賽下,也加快了台灣廠商在美設廠的腳步,對於尚未在美國設廠的台灣企業而言,這波AI投資熱潮可望成為重要契機,透過政府協助或結合現有企業資源,擬定具體的赴美投資與建廠方案,不僅有助爭取關稅豁免,也將進一步強化供應鏈韌性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