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Z 世代新趨勢:玩遊戲「時間效率」成考量、傾向成為免費仔?
記者孟圓琦/編譯
根據最新市場研究,日本 Z 世代在遊戲上的時間與金錢投入呈現下降趨勢。雖然下降幅度不若美國市場劇烈,但這項變化值得關注,特別是在「時間效率」(time performance,簡稱 taipa)意識抬頭的背景下,年輕世代的內容消費習慣正在發生轉變。

遊戲參與度下降 年輕族群更傾向輕度遊玩
根據日本行銷研究公司 Intage 的調查數據,在 2021 年至 2024 年間,日本 15-19 歲與 20-29 歲年齡層中,每年至少玩一次遊戲的人口比例呈現緩慢下降。其中,20 多歲族群的興趣下滑尤其明顯。
延伸閱讀:
久違了!《侏羅紀公園:生存》新作揭露電影級細節
樂高夥伴出任務!《LEGO Voyagers》9月登陸Switch邀你感受不一樣的友情冒險
最狂《Pokemon GO》玩家!順利爭取自家成寶可夢補給站 在家就能抓寶
此外,SHIBUYA109 Entertainment 在 2023 年針對 15-24 歲日本年輕人所做的調查顯示,他們平均每天遊戲時間約 100 分鐘,年均花費約 70 美元。然而,多數受訪者(55.1%)自認為「輕度玩家」,這類玩家年均花費僅約 42 美元,且更偏好在智慧型手機上遊玩,而非主機或 PC。這項數據暗示,相較於購買昂貴的完整版遊戲,他們更傾向於免費遊玩(free-to-play)的遊戲模式。
時間效率與經濟壓力 雙重因素影響消費決策
與美國年輕人因就業市場降溫、學貸與信用卡債務壓力等經濟因素而減少遊戲消費不同,日本的就業情勢相對穩定,失業率較低。這表明日本年輕人面臨的經濟壓力較小,其消費決策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Intage 的調查指出,日本 Z 世代普遍具有強烈的「時間效率」意識,即花費的時間與所獲得的價值之間必須取得平衡。這使得他們在消費內容時更傾向於多工處理,並謹慎評估時間投資的價值。相較於需要大量時間投入的完整版遊戲,免費手遊能讓玩家利用通勤等零碎時間遊玩,所需的初始投資也較小,這或許是導致日本年輕人減少遊戲花費與時間的主因之一。
隨著主機遊戲開發成本持續攀升,定價上漲的討論日益增多,這也使得完整版遊戲對精打細算的 Z 世代而言,將會是更艱難的銷售挑戰。
資料來源:automa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