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行星WISPIT 2b被發現 正在吞噬年輕恆星周圍物質

記者林育如/編譯

天文學家近日宣布,在距離地球約430光年的年輕恆星WISPIT 2周圍,發現了一顆活躍「吞食」物質的氣態巨行星,命名為WISPIT 2b。這顆行星大小與木星相當,年僅約500萬歲,正像「宇宙吃豆人」一樣,在行星形成盤中開闢通道,吸收氣體與塵埃,提供研究行星形成的珍貴觀測機會。

1 19
WISPIT 2b是首顆在多環狀行星形成盤中被確認的行星。(圖/AI生成)

WISPIT 2b是首顆在多環狀行星形成盤中被確認的行星。該盤面呈現多條間隙與通道,形狀類似老式唱片,寬度約為太陽與地球距離的380倍。天文學家指出,這種盤的結構提供了理想的「實驗室」,可觀察年輕行星如何與周圍物質互動,並推測行星系統演化的過程。

研究團隊利用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甚大望遠鏡(VLT)捕捉到紅外線影像,清楚顯示行星坐落在盤面間隙中。同時,亞利桑那大學的觀測也以可見光影像確認,WISPIT 2b仍在積聚物質,顯示它仍處於形成階段並持續發光。

萊頓大學研究員、團隊領導人Richelle van Capelleveen表示:「這個系統非常壯觀,我們原本沒料到會發現如此完整且多環的盤。未來它很可能成為行星形成研究的重要標竿。」

延伸閱讀:
木星核心非瞬間形成?科學家揭示緩慢發展過程
黑洞或能生成暗能量?科學家提出大膽假說
星際巨手伸向超新星殘骸 MSH 15-52新影像揭祕
矮行星穀神星曾有古老「微生物食物庫」?Dawn任務新發現曝光

戈爾韋大學(University of Galway)講師Christian Ginski補充:「捕捉形成中的行星影像極具挑戰,但這讓我們有機會理解為什麼數千個成熟的行星系統看起來如此多樣化,也與我們太陽系不同。」該校碩士生Jake Byrne則稱:「WISPIT 2b的規模相當巨大,這項發現必將在研究社群中引發討論,推動我們對行星形成的理解。」

這項研究成果已於8月26日分別刊登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兩篇論文中。研究團隊強調,這僅是新一代天文學家對年輕行星觀測的開始,未來將有更多突破性發現。

資料來源:Space..com 、Universiteit Leiden 、Phys.org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