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B5G低軌衛星基地揭牌 蕭美琴期勉青年:化夢想專業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台灣第一顆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已送往美國準備發射,象徵我國競逐太空的重要里程碑。為推升太空通訊衛星科技的自製量能,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獲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計畫」支持,成立「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今(20)日盛大揭牌,以人才培育為核心目標,攜手台灣ICT產業界,共同建構太空通訊關鍵人才培育體系。

副總統蕭美琴致詞表示,「雖然我是技術外行,但我是政策內行」,很多民眾覺得太空跟自己的生活沒有關係,但其實遙測衛星、海洋感測、氣候變遷挑戰、國土管理、偏鄉數位韌性都跟探空息息相關,探索太空是總統賴清德在就職眼演說中題到的中要願景,次世代通訊也是5大信賴產業的元素,台灣絕對不能在這一波科技產業中缺席,相信這個基地是帶領台灣在太空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基礎,希望台灣的下一個世代不只是仰望星空,而是把星空作為夢想,把夢想變成專業。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表示,太空發展法就是在自己還在擔任立法院召委時通過,很高興看到北科大對於衛星通訊人才的培育,教育部一定會持續投入。因應 B5G 衛星通訊關鍵人才需求,教育部推動「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北科大為技職體系唯一設有太空研究所的學校,串聯鄰近大學跨校合作,並將課程向下扎根大學部,發展「射頻模組」、「通訊與接取網路」及「系統應用」三大微學程,擴大資通訊相關科系學生受益。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指出,國內B5G低軌衛星通訊專業人才供不應求,本計畫與夥伴學校攜手培育新世代衛星通訊關鍵人才,是建構臺灣韌性未來的生力軍。北科大校友在通訊領域擔任企業主或核心員工者眾多,也扮演期望結合各方力量,共同培育具備基本衛星通訊知識的新血加入產業,加速整體技術層面提升。北科大將持續扮演推動與引領的角色,攜手各界持續讓太空產業發光發熱。
國家太空中心立方衛星計畫主持人陳嘉瑞表示,本計畫針對 B5G 低軌衛星通訊需求,規劃「射頻棋組」、「通訊與接取網路」及「系統應用」三大微舉程,涵蓋基礎,進階與核心訓練,已培育許多技術整合型人才,畢業就業率逾九成。太空科技是引領國家發展的重要領域,全球都在發展,競爭態勢明顯,因此技術人才培育是相當重要的基礎,除了技術要持續精進外,人才培育也會有更多新血投入,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北科大教務長黃育賢指出,北科大與國家太空中心共同規劃三大特色微學程,打造完善的低軌衛星通訊人才培育體系,三年來累計培育近 2,000人次學員。除修課外另進行實務訓練,「射頻模組」微學程著重射頻設計與系統整合,並提供實際產品開發專案參與機會,已培訓378 名學員;「通訊與接取網路」微學程聚焦無線通訊標準與網路優化,完成學員158人培訓;「系統應用」微學程結合通訊遙測與衛星應用,已為 254 名學員提供系統開發實務能力的專業培訓。三大學程相輔相成,推動北科大成為臺灣低軌衛星通訊技術與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張陽郎、太空所所長林信標表示,數位發展部自2022年成立後,積極推動低軌衛星通訊環境建置,帶動產業快速發展。因應產業需求,北科大建置衛星射頻儀器、B5G 通訊訊號與低空軌道地面接收站三大實作場域,一年多來已達成企業委託服務逾130萬元、企業代訓69人次,並促成產學合作金額逾5,800 萬元。北科大以人才培育為核心,透過類產業場域與培育基地的設置,培養關鍵人才與技術,帶動產學合作效益,為台灣太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人才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