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捷深化科技合作 半導體、雷射及AI成未來重點
捷克科研創新部長Marek Ženíšek於5日拜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雙方在會談中肯定過去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成果,包括「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ACDRC)以及「晶創布拉格辦公室」,已成為兩國科研與產業交流的重要平台。

臺灣在全球半導體製造具關鍵地位,捷克則在精密機械與光電領域有深厚基礎,雙方合作被視為高度互補。針對雷射科技,國科會規劃由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捷克光速研究中心(ELI)、HiLASE中心攜手,建立策略性合作架構,推動先進雷射研究與應用。
國科會表示,會談中,雙方除確認半導體合作成效,也交換在人工智慧、資通訊及太空與國防產業的發展方向。吳誠文表示,臺灣正積極尋求更多國際合作,藉由雙邊夥伴關係,共同回應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科技自主化的挑戰。
Ženíšek此行也參訪新竹科學園區、工研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家儀科中心及半導體研究中心,深入了解臺灣科研能量。國科會補充,臺捷雙方目前在科技領域上已有相當多的合作,國科會已陸續與捷克科學基金會(Czech Science Foundation, GACR)、捷克技術署(Technology Agency of the Czech Republic, TACR)、捷克科學院(Czech Academy of Science, CAS)簽署科研合作協議或備忘錄,共同推動雙邊研究計畫及人員交流,自2010年起累計
至今已共同補助超過百件計畫。
國科會表示,自2006年起在捷克布拉格設立科技組後,更加有助於臺捷科研合作之推動,並自2007年起共同辦理 「臺捷科技日」活動,雙方共同選定科技主題領域,邀請專家學者一同探討未來具體合作的議題,預定於今年10月在捷克布拉格合辦之「第七屆臺捷科技日」,將聚焦
雷射科技、人工智慧與網路安全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