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祭強化海底電纜韌性解方 林宜敬揭2026三支箭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甫上任,就傳出我國海纜多條斷裂的消息,林宜敬今(3)日上午於上任媒體茶敘說明,面對社會關注的海底電纜議題,將以「預警、應變、備援」三大主軸系統性強化韌性,包含擴大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整合、規劃協助業者加速維修的補助機制、建置多元備援,包含不斷電海纜與離島環狀備援等,提升整體復原力。

針對網路曾流傳「多條海纜同時斷」的說法,數發部表示,已於昨(2)傍晚發布澄清,屬錯誤訊息。並說明此次菲律賓—新加坡段發生狀況,非臺灣—菲律賓段。依網際網路架構,路由會自動繞徑,雖可能對極度要求延遲的專業服務產生感受,一般民眾的上網體驗差異不明顯。
而針對明(2026)年三項強化措施,數發部說明,將擴大AIS 系統應用,除既有與中華電信連線外,將接入其他海纜業者,強化早期發現、早期預警、第一時間自動應變;研議補助機制,協助業者儘早完成維修、加速復原,將影響降至最低;推動不斷電海纜與多元備援設計,並以離島環狀備援作法,提升關鍵節點的容錯能力。另已在近年布建約770個點的衛星通訊設備,作為政府指揮體系與救災體系的基本備援能量。
今(2025)年截至目前,國內24海里內發生3次海纜斷裂,24海里外海域亦有多起,國內案例已完成修復。數發部指出,海纜斷裂成因多元,包含漁撈作業、船舶錨勾、人為破壞、地震、纜線老舊等,須在維修船將纜體拉升後方可判讀。
在跨部會協同方面,針對政府部門、關鍵基礎設施、產業供應鏈之韌性維護,數發部將持續跨部門合作推動。林宜敬指出,部內已建立分類與歷史統計資料,作為後續風險治理與政策調度依據;同時將持續與海纜業者聯繫,掌握修復進度。對於外界關切之國際段路由,部長並說明網路並非單一路徑,TCP/IP架構會因狀況自動調整路由,確保服務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