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換跑道,換腦袋

作者/Flo(SOHO自由工作者)

一開始從財團法人跳到傳統產業時,這兩種的組織型態、目標及風氣,有其不小的差距。一般來說,傳統產業往往都是家族企業,所以從進去時,人治即可以從公司作風略見一斑。一開始進去,就是一種衝擊。

只是,換個環境也要換個腦袋及態度。既然選擇到企業生存,就需要有一套生存之道,同時更應該知道為什麼換個環境工作的初衷。

當初的想法是想知道一般企業怎麼運作,尤其是員工訓練、職涯發展。待了近三年的最大感受 是傳統企業需要員工具備多工概念,其實這和大企業沒多大落差。只是小企業往往給不了糖果激勵員工,反而覺得提供免費訓練機會,就是一個獎勵,而忘了人性激勵沒那麼容易。

這時,主管還會說:「員工訓練就是福利了。」對,只是這句話只對積極向上的員工有效。

所以,不可否認,傳統產業要招募到關鍵人力資本,比起高科技產業顯得更為困難,光是薪水、福利待遇、環境制度往往就輸一大截,通常會吸引到的往往偏向保守、離家近、能準時上下班,不想承擔過度工作壓力的員工。

若要因應現今大環境的快速變遷,著實需要從制度面、薪酬面、員工面等方向著手。組織再造、新制度觀點的導入建立,這是傳統產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否則一旦無法擁有關鍵技術及關鍵人才,企業邁向下一個十年談何容易?!

透過到傳統產業磨練的好處在於可以有機會從無到有,學習如何導入制度、訓練等一連串的組織改造,這可能是當時若選擇進科技產業所無法習得的,畢竟科技產業在制度、福利等方面都較為成熟。然當時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無有力的上級主管及同事。大部分都需要自身從頭學習且較少回饋性,同時也需要外在資源來協助,且傳統產業的風氣,見證了人要改變需要時間,這些都讓人感到吃力及無力。

從企業角度來說,「如何激勵員工提升專業職能」,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課題。同時,更受到即使招募到新進員工「如何留才」,也是重大難題。這就不免想到,當時差不多時間進去的新進同仁,只剩一位還留著,其他皆已離開。

畢竟,無法留才,那有機會育才,帶領企業向前!對我來說,這的確只是短暫的過渡站,因為追求的不同,在於轉換跑道換產業,重頭學習,有辛苦面也有很值得的一面。 因為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藉此換跑道,更清楚了解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同時更確信未來若有機會還是希冀能走向顧問或講師的方向,這可能比待在任一家企業更適合我,只是若要走這條路,終身學習、專業能力、人脈關係、職場經歷,就是我不得不努力建立的核心能力了。

瀏覽 27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