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直言美禁H20出口中國是錯誤政策 隨即緩頰「沒有不高興」
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21)日稍早在全球媒體問答會上,再度被問到美國政府限制其AI晶片H20出口中國的政策,他直言該政策是「錯誤且失敗的」。同時更進一步指出,這項出口管制不僅使輝達需提列數十億美元的庫存減值損失,甚至超過許多半導體公司全年營收,對公司財務造成重大衝擊,也阻礙了輝達在中國這一全球重要市場的發展機會,「沒有對政策不開心,但確實是錯誤的」。

「我不認為那是項好的政策」黃仁勳強調,並指出回顧四年前拜登政府時期,輝達在中國的市佔率高達95%。而現在只剩約50%左右,其他占比都被中國本地科技取代了。他也表示,輝達只能在中國銷售低階晶片,且平均售價變低、營收也就更少,即使輝達的AI研究人員仍在中國持續運作,中國人民仍舊轉向在地技術,「即使那是第二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COMPUTEX 2025/黃仁勳宣布聯手台積電及鴻海 將為臺灣打造AI超級電腦
COMPUTEX 2025/從科技企業轉向基礎建設 黃仁勳:輝達轉型AI基礎建設公司
COMPUTEX 2025/黃仁勳看好通用機器人 預測將會是下一個兆美元產業
COMPUTEX 2025/黃仁勳談H20晶片美國禁令 坦言「非常不幸」
中國擁有全球約50%的AI研究人員,且AI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近500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電腦市場。然而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使得輝達無法充分參與這一龐大且快速成長的市場,對公司及美國整體產業發展均造成損失。黃仁勳認為,這種限制不但沒有阻止中國的AI發展,反而促使中國加速自主創新,進而被中國本土技術逐漸取代。
H20晶片被視為輝達在中國市場的重要產品,但自4月起美國政府要求該晶片出口必須取得許可證,導致輝達不得不在2025財年第一季認列約55億美元(約1788億元台幣)的損失,並預計相關損失可能進一步擴大至140億至180億美元,對營收造成沉重打擊。

此政策不僅影響輝達,也波及其供應鏈,特別是臺灣的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及相關伺服器板卡製造商。
NVIDIA強調不會在中國進行晶片重新設計,以避免違反美國規定,此外,也基於最新的Blackwell晶片架構,設計相容於出口管制的新型晶片,期望在合規前提下維持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美國政策的持續限制,仍是NVIDIA及整個AI半導體產業必須克服的重大挑戰,對此黃仁勳也呼籲應重新檢視該政策,以免美國在全球AI競爭中失去優勢。
瀏覽 17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