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開源AI模型「DiffuCoder」 打破傳統一行一行寫法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蘋果近期在開發者平台Hugging Face上,釋出了開源AI程式碼生成模型DiffuCoder-7B-cpGRPO的,過去,AI寫程式多數仰賴自回歸(Autoregressive)模型,就像人類寫作一樣,必須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生成內容,這種線性流程雖然穩定,但在處理複雜、冗長的程式碼時,速度與彈性都受到限制,蘋果這次推出的DiffuCoder,則採用了源自圖像生成領域的「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架構。

這種架構讓AI不再受限於線性生成,而是像程式設計師,先勾勒整體架構,再同步優化各個程式區塊,從一團「雜訊」出發,逐步修正、完善,最終產出結構完整、品質優異的程式碼,這種「先見林、再見樹」的作法,大幅提升了生成速度與程式品質,也讓AI更好理解程式邏輯。

1751875109762
蘋果近日在Hugging Face公開全新開源AI程式生成模型DiffuCoder-7B-cpGRPO,打破傳統AI寫程式「一行一行、從頭到尾」的規則。(圖/Apple YouTube

延伸閱讀:

TikTok為保美國市場「斷尾求生」 1.7億用戶要重新下載APP

AI教育向下扎根 科教館「AI START程式競賽」點燃學習熱潮

SAP老闆駁黃仁勳觀點 勸歐洲別跟風蓋大型數據中心

 

蘋果這次並非從零開始,而是與阿里巴巴合作,以阿里旗下「通義千問」團隊優化的Qwen2.5-7B開源模型為基礎,再疊加上蘋果自主研發的擴散解碼技術,並以超過2萬個高品質程式碼範例進行強化訓練,「強強聯手」的策略,節省了開發成本,也讓蘋果擁抱開源社群、積極整合全球頂尖技術。

根據權威程式碼評測(EvalPlus)結果,DiffuCoder的表現提升了4.4%,無論在生成速度還是程式品質上,都能與頂尖開源模型一較高下,未來,開發者將迎來更聰明、更快速的AI助手,AI不再只是單純的「打字員」,而是能同步優化多個模組、預見潛在錯誤的「協作夥伴」,從IDE、程式碼審查到自動除錯工具,整個AI工具都可能因這種「非線性」生成邏輯而全面升級。

瀏覽 111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