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詐騙來襲 YouTuber Kitboga靠扮成「老人」成功反擊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AI越來越普及,詐騙集團不再用傳統的電話詐騙,改用AI打造出不需休息的機器人,更精準且難以識破的手法,只需幾秒鐘的語音樣本,AI就能複製親友的聲音,讓長輩誤以為孫子在求救而匯款,有370萬訂閱者YouTuber Kitboga常用直播「釣魚」詐騙犯,帶領大家認識最新的詐騙手法。

延伸閱讀:
ChatGPT悄悄測試新功能「Study Together」 AI像是家教一樣會反問你問題
自2017年Kitboga開始打詐,原本是軟體工程師與Twitch實況主,後來在觀眾與受害者的故事啟發下,深入揭露技術支援、加密貨幣、愛情詐騙等多種新型態詐騙,他經常扮演聽力不佳的「奶奶」角色,利用變聲器和虛擬電腦,讓詐騙犯誤以為遇到容易下手的老人,實則反將一軍。
近年Kitboga開發了AI聊天機器人,能同時與多組詐騙集團周旋,甚至自動蒐集詐騙資訊,協助警方追查犯罪網絡,這些AI分身能即時轉錄詐騙對話並生成回應,甚至能反向誘騙詐騙犯吐露銀行帳戶等資訊,回報給執法單位。
詐騙集團也會用AI合成受害者或名人的臉孔視訊詐騙,自動化詐騙機器人能不間斷攻擊,根據預測,這類AI詐騙每年造成損失可能在2027年超過400億美元,全球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曾經遭遇AI語音詐騙,其中77%的人被成功騙錢。
Kitboga他強調,只要能多浪費詐騙犯一小時,他們就少一小時去騙真正的受害者,Kitboga的YouTube頻道累積超過五億觀看次數,在2025年獲得全球反詐騙聯盟頒發的「年度反詐鬥士」個人獎,他也開發了免費的Seraph Secure防詐工具,幫助用戶阻擋詐騙攻擊。
Kitboga的AI分身軍團已能同時應對6到12組詐騙集團,也積極建立反詐社群,鼓勵觀眾回報詐騙案例,
AI攻防戰不僅僅是個人與詐騙集團的對決,企業、金融機構與社群也積極投入防詐行動,例如,美國運通、亞馬遜等企業,已經運用AI模型分析交易行為,辨識真假交易,阻擋詐騙。AI技術不僅能自動偵測異常行為、建立用戶行為模型,還能即時阻擋可疑交易,降低誤判率高達70%,並提升偵測精準度至90%。
瀏覽 28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