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OpenAI一年我看到了什麼?前工程師長文寫下第一手觀察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曾任Segment共同創辦人Calvin French-Owen曾經主導過OpenAI Codex的開發,後來決定離開OpenAI,近日,他在部落格中分享了一年多來在這家備受關注的OpenAI所見所感,他點出高速擴張下的組織挑戰、產品開發壓力,以及公司內部文化與外界形象之間的落差。

延伸閱讀:
Meta砸大錢蓋超級AI資料中心 硬拚OpenAI、Google
French-Owen提到OpenAI在他任職期間,員工人數從1,000人急速增加到3,000人,ChatGPT市場需求爆炸,同時引發同業競爭,公司必須擴編以維持競爭力,2025年3月,ChatGPT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突破五億,成為歷史上成長最快的網路平台。
然而,這種急劇擴張也帶來組織混亂,公司短時間內要面對不同溝通方式、產品交付、團隊管理和人員招募等挑戰,OpenAI鼓勵大家主動,但團隊之間的協作與整合尚未成熟,導致重複開發情況頻發,例如在佇列管理或代理循環等基礎模組方面,同時存在多套內部方案。
在研發團隊方面,公司找來全球大型科技業的資深工程師及博士,背景多元但技術水準不一,作為後端單體的主程式碼庫,往往既包含完善的程式,也有實驗性代碼,難以維護。
即便公司規模大幅成長,OpenAI內部溝通依舊大量依賴Slack,而非正規郵件,組織文化偏重彈性且重視決策下放,來自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資深員工眾多,但開發速度非常快,French-Owen回憶,他與八位工程師、四位研究員、兩位設計師、兩位市場拓展及一位產品經理組成的小型精銳團隊,僅用七週就完成了Codex的開發與上線,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
產品上線之後,即刻吸引大量用戶,French-Owen以「金魚缸」形容公司氛圍:高度保密以防止資訊外流,並持續關注社群媒體,尤其是X(前稱推特),任何在社群爆紅的議題都會引起公司即時回應,團隊甚至開玩笑說「公司隨推特而改變方向」。
French-Owen也指出,公司最關注的並非AI對人類的危險,而是現在產品會引發的安全問題,例如仇恨言論、濫用、政治操弄、生化武器生成、自殘相關內容等,French-Owen最後強調,政府、業界競爭者及數億用戶的目光下,公司成員始終處於高壓環境,必須兼顧高速交付、外部監督與內部創新間的脆弱平衡,也難怪不少人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就離開了OpenAI。
瀏覽 1,9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