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展大秀AI驅動智慧浪潮 卓榮泰:AI新十大建設列明年總預算

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在國際地緣政治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雙重變局下,台灣積極擁抱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技術,以力求鞏固其在全球製造業的關鍵地位。今(20)開跑為期四天的「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集結來自16國、逾千家廠商參展,總計超過4500個攤位,共同展現台灣在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上的成果。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開幕典禮,宣示政府將把「AI新十大建設」預算編列於明年度總預算內,展現推動產業升級的堅定決心。

行政院長卓榮泰 1
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開幕典禮,宣示政府將把「AI新十大建設」預算編列於明年度總預算內。(圖/記者 孟圓琦攝)

卓榮泰在致詞時指出,此次雙展合一,串聯了AI、機器人與智慧應用等完整生態鏈,象徵著台灣經濟與科技產業轉型與世界接軌。他強調,政府的最終目標是打造「全民智慧生活圈」,讓全民在各行各業都能享受智慧科技服務,實現生活全面升級。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剪綵
活動剪綵現場。(圖/記者 孟圓琦攝)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1
各單位及部會首長前進展場進行導覽,交流產業趨勢。(圖/記者 孟圓琦攝)

卓榮泰更進一步闡釋「AI新十大建設」的三大核心面向,包括「智慧應用」、「關鍵技術」與「基礎建設」。其中,關鍵技術聚焦於矽光子、量子及機器人三大領域,且特別強調,機器人產業將成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樞紐,政府也將儲備各種能力,並發展「主權AI」以強化算力基礎,同時投資千億資金來培育相關人才。

為具體落實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卓榮泰透露,政府已規劃在台南柳營設置智慧機器人園區,並於沙崙與六甲,分別設立研究中心與創新應用發展中心,期望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基地,為台灣機器人產業開創「藍海」新局。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
展覽主題橫跨自動化、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列印、流體傳動8大領域,更集結舉辦逾百場專業論壇、研討會與交流活動。(圖/記者 孟圓琦攝)

兼任展覽主辦單位、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致詞時也呼應卓榮泰的願景,表示AI應用的創新正帶動全球製造業升級,也是台灣產業未來的核心要素,更預期到,台灣在AI機器人產業的產值,短期內有望突破新台幣一兆元。

延伸閱讀:
Google高層預告新AI編輯器nano-banana 這些神秘香蕉暗示著答案?
加速人形機器人推動!所羅門導入NVIDIA Jetson Thor 自動化展首度亮相

展覽現場匯聚了八大領域的解決方案,包括自動化、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列印與流體傳動等,從生產製造到智慧物流,再到綠色節能,提供一站式的產業解方。參展的指標大廠包括上銀、發那科、ABB等機械手臂巨擘,以及研華、新漢等工業電腦領導廠商,都展示了AI系統整合、邊緣運算與智慧能源等最新應用。

然而,在產業升級的同時,挑戰也隨之而來。台灣模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和明在開幕式中提出建言,呼籲政府嚴格把關中國模具進口,以防止其透過台灣產地銷往美國,避免台灣業者受到對等關稅影響。他也期望政府能加速後續的關稅談判,並建立維修免責條款,鼓勵國內零配件業者優先採購台灣模具產品。

針對國際關稅與貿易挑戰,卓榮泰坦言,美國新貿易政策對台灣產業帶來挑戰,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並表示已指示談判團隊全力爭取不疊加稅率、確保產業競爭力。此外,為強化產業韌性,行政院已提出《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將對產業支援再加碼新台幣200億元,總額達到930億元以上,並期盼立法院加速審議,使特別預算能及早啟動,以兼顧產業支援、民生照顧與國土安全。而政府也將持續與業界攜手,共同擘劃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藍圖的具體展現,從AI新十大建設到機器人產業藍海,為台灣將挑戰轉化為轉機。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