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波培養人體組織 3D生物列印大突破
編譯/高晟鈞
來自墨爾本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3D列印聲波技術,成功克服了傳統列印技術耗時長、細胞損壞率高、以及組織結構排列精密性不足等缺點。
3D生物列印的瓶頸
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大致得經歷幾個階段:細胞、組織模型、動物再到最後的人體臨床試驗。然而,體外組織培養的材料非常複雜且昂貴,因此許多科學家轉而尋找如3D列印等替代方案。
更多新聞: 美國研究人員3D生物列印出皮膚 有望提升創傷重建手術自然度
就像汽車各式零件需要精確排列一樣,我們組織中的細胞也必須要正確排列,才能生長並發揮正常功能。然而,目前的3D生物列印機,仰賴細胞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自然排列;因此,列印過程中的細胞經常意外受損,且也無法精確重現人類組織的複雜結構。
目前,標準生物列印是透過緩慢、逐層建構活細胞,通常需要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而由於細胞暴露在實驗室中,經常使得細胞受到汙染、或是影響細胞的活性。不只如此,在組織列印後,研究員還需要將組織從印表機轉移到培養皿上,在進行成像與分析上,進一步增加了細胞培養組織受損的風險,使其變得毫無用處。
3D聲波列印
與大多數3D生物列印不同,新設備使用聲波,沿著設定方向振動產生的微小氣泡,來排列特定細胞,並操縱不同細胞排列成更為複雜的人體組織。此外,3D聲波列印建立組織模型的速度,更是傳統方法的350倍以上,只需要短短幾秒鐘就能完成工作,且能直接列印到培養皿上,確保組織生長在無菌情況下生長,並降低物理移動造成損壞的風險。
現今3D生物列印,已經能建立從類腦組織到更精密的骨骼或軟骨的樣本。隨著技術不斷革新,在不久後的未來,每間醫院或許都將配有一台3D生物列印機,能夠利用患者採集的細胞,在短短幾分鐘內製作出數百個特定疾病的微型模型。
資料來源:PopSci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臺!
瀏覽 99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