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瘧疾新技術 直接於腸道外「賜死」
蚊子在傳播瘧疾主要是透過叮咬,目前預防最有效方式就是透過殺死昆蟲與阻止蚊子感染到寄生蟲。現在科學家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寄生蟲進入蚊子的腸道,進而發育出具有感染力的病原體。
瘧疾傳播途徑是透過受感染雌性「瘧蚊」(又稱按蚊)傳播的疾病。雌性瘧蚊叮咬瘧疾患者後,蚊子就受到感染,並在叮咬另一個人時把瘧疾傳播開來。而當寄生蟲隨著吸入的血液進入蚊子腸道,就會進入下個發育階段,一旦達到這階段寄生蟲會轉移到蚊子唾液腺,該蚊子就具有傳染能力。
根據「倫敦帝國學院」裡負責此項研究代號“零計畫”(Zero project)科學家說法,只有 10% 帶原者的蚊子能活得夠久,讓寄生蟲發展到可以感染階段。考慮到這一點,科學家著手減緩寄生蟲在蚊子腸道內生長,讓寄生蟲到達唾液腺之前就已經老死。
為了這一個目的,科學家透過“岡比亞瘧蚊”進行基因改造,讓蚊子在每次吸血時會產生兩種“抗菌肽“分子,再透過從非洲瓦蛙與蜜蜂身上獲得這些分子,干擾寄生蟲的新陳代謝,同時也能讓蚊子壽命減短,讓寄生蟲在蚊子體內來不及發育而死亡。
不過基因改造蚊子可能會引起生態系變化。為了降低風險,科學家目前透過分別測試不同品種蚊子,減少災難發生。(記者/劉閔)
瀏覽 58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