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玻璃晶片 支持更高效光纖技術

編譯/高晟鈞

多國家組成之實驗團隊透過了3D列印技術改良晶片,使信號能更穩定、低損耗地傳送至獨立纖芯中。(示意圖/123RF)

一根頭髮絲粗細的光纖,現在可以承載超過1000萬個滿負荷運行的高速家庭互聯網連接。

這個由日本、澳洲、荷蘭和義大利組成的研究團隊,創造了遠超標準光纖傳輸速度的新紀錄,在67公里長的光纖上達到了1.7Petabits的速度。該光纖包含了19個纖芯,每個纖芯都可以承載一個信號,符合光纖尺寸的全球標準,減去了舊設備過渡到新技術的時間。

世界上所有互聯網的串聯,都是通過每根125微米厚的光纖組成的。這些光纖連接了五大洲的數據中心、移動電話塔、衛星地面站乃至我們的公司與家庭。

第一條橫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纜在1988年問世。它具有20兆比特的容量,採取兩對光纖,被稱為TAT8,支持著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簡稱WWW,是網址裡WWW的縮寫。)的發展,儘管它很快就超載了。

最新一代的海底電纜──Grace Hopper電纜,於2022年投入使用,在16對纖芯中,每對擁有22太比特的傳輸量,達到TAT8的一百萬倍。然而,它始終不足以滿足新媒體時代、所有我們全球通信的需求。

大多數當前的光纖,都擁有可乘載多個光信號的纖芯,但由於信號知間的干擾,目前技術上,速度始終無法突破每秒/太比特。要增加信息容量,使用更粗的光纖是最簡單直觀的方法;然而,更粗的光纖柔韌性過差,不適合用作腸距離電纜,並且需要對光纖基礎設備進行大規模的重新設計。

為滿足這個需求,實驗團隊創造了一個玻璃晶片,並通過了3D列印技術,在晶片上蝕刻了特殊的圖案,使得它能以穩定地、低損耗地將信號傳送至光纖的19個獨立纖芯中。

「這將有望徹底顛覆光纖領域,我希望我們能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內在海底電纜中看到這項技術。」第一作者Simon Gross博士說道。
資料來源:TechXplore

瀏覽 46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