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第二季財報:營收優預期卻轉虧 陳立武狂砍15%人力、全球建廠急踩剎車

記者孫敬/編譯

英特爾(Intel)週四(24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儘管營收表現優於華爾街預期,但公司卻由盈轉虧。與此同時,執行長陳立武宣布將大幅削減晶圓廠建設,導致盤後股價下跌約5%。這份財報是陳立武3月上任以來的第二份成績單,他誓言要讓英特爾的產品恢復競爭力,並致力於精簡組織架構、降低官僚作風。

延伸閱讀:高達10億美元AI晶片走私至中國!輝達:公司將不提供任何技術與服務支援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市場對陳立武的Intel的改革還是抱有一定程度的期待。(圖/科技島圖庫)

英特爾裁員15%、削減百億支出,全球擴廠踩剎車

根據財報數據,英特爾第二季調整後每股虧損10美分,而營收達128.6億美元,優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19.2億美元。公司預計第三季營收中位數為131億美元,同樣高於市場預期的126.5億美元,並預期損益兩平。然而,第二季淨虧損擴大至29億美元(每股虧損67美分),相較去年同期的16.1億美元(每股虧損38美分)有所惡化。英特爾表示,其中約8億美元的資產減損費用,與「閒置設備」有關。

陳立武在24日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直言,上任初期「並不容易」。他透露,公司「已完成大部分」的裁員計畫,裁減了約 15%的員工,並預計在今年底將員工總數控制在7.5萬人。英特爾先前曾表示,目標是在2025年減少170億美元的營運開支。

陳立武在員工備忘錄中也宣布多項削減開支的措施,特別是針對耗資巨大的晶圓代工部門。他直言,英特爾過去幾年「投資過多、過早,卻沒有足夠的需求」,導致「工廠佈局不必要地分散且利用率不足」。因此,英特爾已取消了在德國和波蘭的晶圓廠建設計畫,並將整合其測試與組裝業務至越南和馬來西亞。此外,原先在俄亥俄州建設尖端晶片廠的計畫也將放緩進度,其建設速度將取決於市場需求及能否確保大型客戶。

代工業務面臨挑戰,陳立武親自審核晶片設計

在各業務表現方面,英特爾的客戶運算事業群(主要為PC處理器銷售)營收為79億美元,年減3%。數據中心事業群(包含部分AI晶片及伺服器處理器)營收則成長4%至39億美元。陳立武在員工備忘錄中表示,英特爾希望能重新奪回資料中心晶片的市佔率,並正在尋找該業務的常任領導者,因其主要競爭對手超微(AMD)已在雲端客戶的伺服器業務上取得顯著進展。

陳立武強調,未來的晶片製造流程,包括即將推出的14A製程,都將基於「已確認的客戶承諾」來推動。「不再有空頭支票,」陳立武寫道,「每一項投資都必須具有經濟意義。」這番話顯示英特爾將採取更為務實的投資策略。

為確保品質與效率,陳立武更補充,未來他將親自審查並批准所有主要的晶片設計,這是晶片製造前的最後一個設計步驟。雖然英特爾股價在2024年曾創下史上最差表現、暴跌60%,但今年以來截至週四收盤已反彈約13%,顯示市場對新CEO的改革措施仍抱有期待。

資料來源:CNBC

瀏覽 429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