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 APP」解決隱私問題,卻無法根治問題?從這款 APP 來看它的失能與轉型建議有哪一些|專家論點【果殼】

圖片來源:freepik

在疫情期間,有一款防 疫App,有很好的發想,以及聰明的個人隱私保障,就是由衛福部與台灣 AI 實驗室共同開發的「臺灣社交距離 App」。

與中國「健康碼」不同,「健康碼」─於中國各省市地方政府做為防疫使用,它不僅可以根據我們的資料,對行為進行監控,還可以提取政府收集的各式個人數據,決定誰該被隔離。

三種顏色,決定你有無自由

綠色代表可以通行無阻,黃色和紅色分別代表要隔離 7 到 14 天。健康碼會暗中收集民眾的位置數據,並且分享給公安機關

台灣社交距離 APP 只會有一種顏色。

這款 APP 當初為了保障隱私,運用科技做到了嚴謹的去識別化,並透過藍芽功能,的確有機會成為科技防疫,保護民眾安全的抗疫神器,第一時間在政府及社群的大力推廣下,下載量也破表。

社交距離 APP 無用?

雖然隱私問題解決了,但關鍵是,社交距離 App 始終沒解決根本問題:

第一時間確診者上傳的意願。

目前確診者透過「臺灣社交距離 App」上傳自己的接觸史是非強制性的,確診者透過衛生局拿到「驗證碼」後,要自行鍵入「驗證碼」才能將接觸史放入比對系統。目前國內疫情指揮中心,是以提供禮券方式鼓勵確診者上傳。

台灣開始境內傳染疫情高峰的 2022 年 5 月 24 日,台灣當時確診數量為 6761 例,卻只有 29 人傳送確診資料,App資料的確診個案僅約0.5%

時至今日,有媒體詢問台灣社交距離 APP 的效益,以及大眾應該安裝到何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社交距離APP通報數目為 3 分之 1 人口確診感染,表示國內至少有 1 半以上人數還沒有被感染的經歷。

因此可以說,近半年來每天收到的「無接觸確診者」通知,很可能是無效通知,或是僅供參考,多數確診者根本未上傳 ID,無從得知確診著過去的染疫足跡。

社交距離 App 對於個人隱私的保障,我認為是非常好的設計,但可惜的是,沒有解決實用性問題。科技能夠解決的問題有限,依賴確診者自行上傳,沒有足夠經濟誘因(例如上傳者,家人獲得優先施打疫苗的權利),又沒有法律強制力(行政罰責)要求,根本無法成功。

退場或轉型?

隨著疫情常態化、流感化,這款 APP 可能難以起死回生,需要開始思考退場及轉型機制。

臺灣社交距離 APP 目前新增綁定數位疫苗證明的功能,同時指揮中心也正在與開發團隊 Taiwan AI Lab 討論「台灣社交距離 APP」轉型計畫。

運用科技證明數位身份/證明?

去中心化身份 DID (Decentralized Identity)等區塊鏈技術,可以是下一步臺灣社交距離 APP 的轉型方向之一。

過去 APP 的邏輯是「使用者不上傳個資」以保護個資,未來 DID 的邏輯是「個資擁有權回歸使用者」。

想像人們透過自己的手機 App 管理防疫資訊,包括新冠、流感疫苗接種證明、確診、隔離、康復、出入境 PCR 檢疫結果,並透過生物辨識與加密技術保護敏感資訊,並同時可以獲得中央疾管單位、醫療、政府單位的資訊認證,讓你持有手機,掌控個資隱私的前提下,獲得醫療單位的確認(例如 PCR 陰性結果)。

過去看起來不可能,不過現在透過區塊鏈上以智能合約的方式(例如以太坊上的身份智能合約 ERC-725),有機會實踐上述實作。 目前臺灣社交距離 APP 就像其他雞肋 APP 一樣,失能,而遲早被淘汰。

同時,這次社交距離 APP 的大規模社會實驗,可以擴展出去、轉型,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都能掌控自己身份的主權。


歡迎追蹤我-「果殼 Mr.Shell

瀏覽 1,25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