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通膨法案》即將成為美歐經貿衝突中心?|專家論點【Howie Su】

打著自由貿易大旗的美歐正在樹立保護壁壘

在一片聯手抗中的浪潮下,美國與歐洲兩大自由經濟體無疑是聯盟主角,但近期,雙方在貿易議題上又有了新的歧見: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膨法案》。2022年12 月5日,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討論的議題為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補貼已損害歐洲企業發展,在這之前,法國總統馬克宏已經與拜登總統討論過一輪,馬克宏認為電動車補貼對歐洲的汽車業者造成「補助壁壘」,墊高進入美國市場的難度,該法案為美國製造商提供補貼與稅賦優惠,鼓勵電動車與其他產品在美國進行生產,本質上為製造業回流的展現。有趣的是,曾經呼籲自由貿易的美歐兩國,卻也開始建立貿易與技術壁壘,在半導體、潔淨能源、電動車、氣候科技領域各懷鬼胎,展開反全球化的補貼戰。歐洲認為美國在特定產業上歧視過重,美國則對歐洲提出各種數位治理政策大感不滿。

川普時期美歐裂痕至今猶存,拜登通膨法案加劇衝突。(資料來源:S&P 500)

馬克宏提倡歐洲必須在各方面搶回自主權

法國總統馬克宏對歐洲與美國的關係定調為「聯盟不是我應該依賴的關係,這是我應該選擇的關係,是我與之合作的關係」,簡單一句話道出目前雙方的不平等,美國講的是霸權,歐洲講的是自主性。除了在產業發展外,馬克宏認為,歐洲應該在北約軍事聯盟中更加果斷,並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從彈道飛彈、第五代戰機、精確導引炸彈、海馬斯火箭炮,歐洲的裝備中幾乎都有美國身影,幾乎從科技到國防,歐洲都受制於美國,也引發出馬克宏的偏左派立場。或許這就是前美國總統華盛頓提過的:「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習慣性的喜愛或仇恨,都會一定程度上成為情懷或敵意的奴隸,此二者,皆會使國家偏離真正該做的事以及該追求的利益。」歐洲正在從國防、科技研發、產業發展、貿易壁壘等重重障礙中,找回自己的自主性,而馬克宏目前正擔任歐盟與美國斡旋的先鋒。

圖馬克宏盡力捍衛歐洲自主權。(資料來源:Le Monde)

艱難的共識維持不易,對中制裁成為新出口

兩邊爭執,以第三方為「出口」也許是一個解法,把格局拉高一點來看,意識形態(專制vs.民主)可能才是最終決戰地。經貿條款在國家安全面前都可能只是拿來談判的手法,歐洲主要對手是俄羅斯,美國主要對手是中國,環境、氣候變遷、健康與糧食安全等議題都是可以合作項目,中俄資訊戰入侵歐洲是美歐雙方可以硬起來解決的問題,台海議題上雙方也聲明中國危急台海和平,雖然目前並未看到進一步的行動,但這類的聲明一多,也會開始對中國帶來困擾,特別是要展開聯合軍演或者產業技術共同制裁時,人權與和平都是很好的理由。最後,在拜登政府同意取消對歐盟的鋼鋁材關稅之後,美國官員將提案根據「生產國」工業排放的碳量對鋼鐵和鋁材課徵關稅,以應對氣候變化和中國及其他地方製造的「髒」金屬,將其排除在美歐市場之外。

瀏覽 41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