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技軍備賽!落後者將喪失十年競爭優勢|專家論點【Howie Su】
作者:Howie Su(產業分析師)
深度技術決定未來技術競爭力
當我們正沈浸在元宇宙虛擬世界的想像時,有一批企業正在加緊腳步建立技術壁壘,一種成為深度科技的技術種類正悄悄崛起,深度科技(Deep Tech)泛指革命性,並能實際解決重大工程或科學問題的技術,而非單純針對消費者提供服務。常見深度科技類別包含人工智慧、腦機介面、量子科學、光子技術、生物科技、先進材料,由於多半還在試驗階段,通常由新創或企業內部/大學的實驗室研發,俗稱「黑科技」。這些技術有最終有相當高比例應用於國防、太空領域、高階製造、綠能與先進農業。我們可以想像成,如果沒有這些黑科技的加持,元宇宙的奧義不會被解開,也不會有用腦波控制電腦的應用出現。
本身雖不迷人,但應用範圍無限
深度科技一詞源自於軍火工業的實驗室,爾後才逐漸涵蓋商業應用與社會應用的技術,而近幾年才開始快速發展的原因為許多技術之間可以融合與交互應用(如AI+IoT=AIoT)。它最特別的地方是無限的想像空間,技術本身不一定新穎,但在持續的優化下可以影響社會走向,例如當大腦透過腦機裝置與電腦連線時,可能可以用腦取代手來遙控電腦,用想的就能打字或執行介面操作,甚至社交。如果讀者玩過紅色警戒2,對盟軍的「天氣控制機」應不陌生,運用大氣技術加上人工智慧操作,也許哪天能改變氣象也說不定。農業科技聽起來有點無聊,但現在人造肉、人造食品快速興起,搭配感測器與智慧供水系統,以後可能能在家裡頂樓或停車場內種菜,就地供應食物同時也解決人口過剩問題。這些都只是深度科技幾個常聽到的應用場景,解決氣候變遷,甚至復活古代猛瑪象都可能實現。
大公司有企業研究院撐腰,新創呢?
深度科技其實存在一種技術不對等:大型企業的資金與人才吸引力相當充沛,有些甚至直接設立專責研究院負責。例如Google Research、臉書AI研究院、微軟研究院等等,這些大型研究機構擁有近乎無上限的預算,並且能透過與學校合作取得仍處於實驗室中的新科技,本身又有龐大市場可以試誤,是發展深度科技的絕佳場所。新創就沒這麼幸運了,部份技術團隊尚未商業化,對市場掌握度也不足多數等待被併購。有些新創背後有富爸爸撐腰可能好過一些,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成立10 億星元投資基金以及孵化器協助團隊商轉,結合其他產業合作,提供團隊最需要的應用場域。
一個需要大資本燒錢的商業模式
深度科技本身並不是一種商業模式,但可以創造出各種商業模式,前提是需要投入鉅額資金與時間,幾千萬上億的投入只是基本,一般來說新創從成立到上市或被併購需要7-10年時間,深度科技的新創可能需要12-15年,企業很難接受資料科學家拿著論文寫演算法,但在深度科技新創中這是常見的事:不斷地嘗試錯誤與開發新技術是他們的使命;一般創業家的年齡多落在20-25歲,深度技術則需要相當深入的學術知識,創業者多為博士級研究人員,因此年齡多分佈在35歲後。許多企業與新創開始部署這個未知領域,由於深度科技的週期相當長,且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因此不提早部署很容易落後對手。
瀏覽 68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