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之生存之道|專家論點【郭啟全】

作者:郭啟全(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教授兼系主任、明志科技大學 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教授、長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合聘教授)

筆者指導過三十幾位研究生,研究生大致分為A、B與C三大類。A類研究生進度正常,一步一腳印,順順利利就畢業了;B類研究生有時候進度會落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進度即恢復正常;C類研究生,本周無進度。隔一至兩個周之後,筆者再問那一位研究生,那一位研究生仍然表示,至今仍然無任何進度。所以,如果能將C類研究生變成B類研究生或A類研究生,那就是擔任研究生之指導教授最寶貴的地方。因此,筆者常常提醒研究生,有任何問題或困難請提出來,大家一起來「共體時艱」。

俗稱「李超人」之香港首富李嘉成曾經表示過,假如你/妳到海邊下海游泳時,游出去之後,一定要留回程的體力,否則你/妳會於大海中滅頂。這就是研究生於研究過程中,一定要保留實驗過程中不順利或者是實驗失敗之空間,否則實驗進度很容易延宕。

此外,研究生於研究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以「串聯式(series connection)」的方式進行研究。假若,單一個實驗過程不順利,即「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 SPOF)」,就如同飛機僅帶一個引擎往上飛。一旦飛機引擎失效(failure),飛機將於高空中失去動力,結果大家均可以猜測出,那一定是「兇多吉少」。因此,研究生於研究過程中,就比需採用「並聯式(parallel connection)」的方式進行研究。

假若,一個實驗可以用A、B、C三個過程完成。那研究生ㄧ開始就要同時啟動A.B與C三個過程。A為實驗試片之設計,B為實驗試片之列印,C為旋轉摩擦銲接試片。假若,A過程很順利,也需一周內就完成。但是,B過程常常不順利,即列印成品常常失敗。筆者認為,研究生並未掌握到最合適之列印參數或者是研究生不了解3D列印原理…等等。此時,研究生可以於突破B過程之瓶頸過程中,同時進行C過程。假若,經過一段時間後,B過程之瓶頸突破了,C過程也熟練了,接續串聯B與C過程,馬上看到成功的曙光。研究進度應該不會落後。假若,研究進度落後,應該也是在容許範圍內。

做學問「博大精深」,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台大物理系特聘研究講座教授朱國瑞曾經表示過,「治學的人,世界很小,也很大。說小就是研究室,說大卻是全世界」,「研究策略」與「研究技巧」即是重要之一環。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之「著作等身」,所撰寫的大作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以及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均值得拜讀。

其實,研究過程與人生一樣,不順利約為80%至90%。因此,成功的科學家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必然」。所以,研究生於實驗過程中一定要保留失敗的空間,這是我從指導過三十幾位研究生所看到的一些現象。

筆者所指導的研究生量測模具溫度之結果(圖片來源:郭啟全)

瀏覽 54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