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竊取程式主攻金融和個資, 資安需要更高警覺及發展,本文深入了解駭客的手法、族群特徵和技術等資訊,
日本通訊巨擘LINE的母公司-LY Corporation(前身為LINE雅虎)伺服器遭受駭客攻擊,
Sony正在向Sony互動娛樂 (SIE) 的一些現任和前任員工發出通知,警告他們說,其個人資訊在
網購夯詐騙更猖獗,根據趨勢科技統計,過去一年台灣網路詐騙事件以「購物」相關類型高居第一,平均每月高達
特斯拉,以創新電動車設計聞名,最近爆出資料外洩事件,將超過7.5萬名用戶的個人資料公開於眾。儘管特斯
近期,Facebook成為駭客的新舞台,他們在這個平台上製造假冒的ChatGPT和AI專頁,並利用大
編譯/陳佩君 駭客利用使用者對熟悉的商標和促銷活動的信任,使攻擊更具說服力且更難被檢測出來。(示意圖
編譯/陳佩君 在Aware(生物識別軟體和服務公司)的首席執行官Bob Eckel撰寫文章指出,由於
編譯/陳佩君 駭客冒充合法的Wi-Fi熱點並發動Wi-Fi中間人攻擊進而竊取個人資料。(示意圖/12
記者/劉閔 日前資安業者提出警告,有一款 APP 已經轉變成竊聽軟體,建議用戶盡快刪除。(示意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