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施毓萱 由於自然定律和環境因素,太陽能和風能無法提供不間斷的能源流,但科學家和工程師已經開發出
編譯/施毓萱 總部位於San Jose的3D列印新創公司Sakuu,可能使固態電池從微電子(micr
作者:張瑞雄(1111人力銀行顧問,前北商大校長) 如果要說2022年底科技界的大事,OpenAI所
編譯/鄭智懷 自1960年代開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致力於開發用於核動力火箭的核熱推
編譯/李寓心 地球是目前我們所知,在宇宙中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但隨著太空探索的發展,科學家們希望能找
這篇文章是以「工程師」為「企業職場」主題的最後一回討論,而這邊因為是以個人的觀察為主體,因此絕大多數
編譯/莊閔棻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可以編寫出令人信服的假研究論文,以至於科學家們或老師們都難以發現。而
編譯/李寓心 美國NASA的系外行星觀察計劃(Exoplanet Watch Program),主要
記者/竹二 雖然說鋰離子電池可以說是儲能首選解決方案的首選,是目前消費性電子產品與電動車市場的電池龍
編譯/李寓心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Serendipity Capital投資集團,主要從事金融服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