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華碩攜手台科大推動「國際人才計畫」 提供獎學金、職缺延攬國際生
華碩宣布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共同推動國際人才計畫,以提撥經費設置獎助學金、提供企業訓練、實習與正職職缺的方式,延攬全球優秀青年學子齊聚台灣

台塑新智能校園徵才 招募四大領域人才
因應各項事業大舉擴展,台塑新智能宣布,本周正式啟動校園徵才全台巡迴說明會,包括台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長庚、明志等13所大專院校,由公司主管面對面向學生介紹職缺、分享第一手業界動態,邀請新鮮人加入「新能源產業」,共創綠色經濟。此次招募鎖定研發、製程、業務、管理等四大領域人才。

華碩校徵開跑 招募逾千人 鎖定智慧物聯網等人才
華碩宣布,2023年校園徵才活動將自 3月4日開跑,將以台大博覽會作為首站,並接續巡迴政治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 10 場校園活動。當中包含6場校園博覽會,及4場說明會。華碩表示,今年將預計徵才超過千位,鎖定智慧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各路菁英,熱門職缺包括研究/發展、管理/支援、工程/技術、行銷/業務、AI、GTP。

鴻海開招董辦暑期實習生 不限系所薪32-40K
3月起全台校徵陸續起跑,鴻海求才若渴,不只招募畢業生,也首次辦理「2023董辦暑期生計劃」,鎖定大三、大四及碩博士在學生,不限系所。學士生月薪32,000元、碩士生35,000 元、博士生40,000元。報名從3/1至3/31,將於4/8(六)、4/15(六)辦理面談會。
產官學熱門焦點

工研院聯手30家台灣醫療業者 推亮點技術:防止巴金森氏症患者跌倒、即時個人健檢
隨著台灣即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健康與生活品質成為迫切的社會議題,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在17日論壇中,展示了多項智慧醫療創新,例如能有效減少跌倒風險的「巴金森氏症數位療法」、為慢性病患者量身打造的「AI健康輔助系統」,以及能提升吞嚥功能的頭戴式裝置。

用「雷射」燒掉太空垃圾!日印新創聯手 低成本解決清運問題
隨著人類對太空探索和商業活動的增加,太空垃圾問題逐漸威脅到衛星運行和未來的太空任務,根據路透社報導,近期日本和印度的兩家新創公司宣布,近日,日本新創公司Orbital Lasers與印度技術公司InspeCity宣布合作,計畫針對太空垃圾問題,將推出有「雷射槍的衛星」來清除太空的垃圾,他們預計在2027年後進行首個雷射清理技術的太空展示!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清大開講 朱棣文:核能更乾淨安全
國立清華大學17日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對師生發表演講,並與校長高為元對談。他以鐵達尼快要撞上冰山為喻,表示要從燃煤燃氣轉往淨零碳排還需要時間,但「但我們已沒有時間可浪費,需集眾人之力,儘速掉轉船頭」,並認為核能更乾淨及安全,還能推動經濟發展及維持競爭力。

全科會業界盼科技預算每年增10% 關注AI、半導體人才培育
第12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6日召開,一連舉辦3天,首日由國科會、經濟部主責「智慧科技」、「創新經濟」議題。產業代表認為,未來5年的整體科技預算,每年應以10%的成長為目標,並關注AI、半導體人才的培育。

電動車竟然要收「汽燃費」?交通部最快2030年開徵、最高15720元
目前電動汽機車掛牌數量約97萬輛,且免繳汽車燃料使用費及免徵牌照稅,但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16日說,未來電動小客車達50萬輛、電動機車達240萬輛時,將徵收汽燃費,預估最快2030年開徵,汽燃費依照各車款的馬力課收,最高為1萬5720元。

1%超級人類將掌握99%機會!簡立峰籲政府縮小AI落差
每4年召開1次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6日登場,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中華電信董事簡立峰演講時指出,在過去資本主義的社會,由1%的人擁有世界上50%的財富,但到了AI時代,將出現善用AI的「超級人類」,由1%的人/企業/國家,掌握99%的能力和機會,呼籲國家縮短AI落差,避免下一代掉入非AI的科技島上,而無法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