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台電推動綠能市場 綠電直供度數達17億度
近年因淨零碳排的風潮,產官學皆致力發展綠電、綠能,而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許多綠電業者不再以躉購的方式賣電給台電,轉找民間業者合作。據台電統計,2023年綠電轉直供的度數已達約17億度,相較2022年的11.26億度,成長超過五成。

台積熊本廠完工2月開幕 預計年底量產
半導體代工大廠台積電近年積極於國外設廠,日前台積電也宣布,設立於日本熊本縣的半導體廠房已於2023年底完工,預計將在2024年2月24日進行開幕儀式,且於年底開始量產出貨,月產5.5萬片12吋晶圓。

威剛提前布局柬埔寨 搶攻ESG商機
威剛前進柬埔寨,強攻ESG商機!各國政府力拚淨零排放,全球各大指標廠都希望供應鏈配合廠商使用一定綠能並減碳,而台灣記憶體模組龍頭威剛強攻ESG商機,進軍全球碳權交易具重要地位的柬埔寨布局碳權,並成功與ACE集團簽約,躍升為當紅的碳權概念股。

維田科技展望新氣象 大型專案業務回溫
工業電腦知名大廠維田科技在日前公布了年末營收,2023年12月總營收為6,592萬元,終端需求不樂觀,影響客戶下單保守,導致大型專案接單、出貨進度較為延遲,營收同樣受到歐美客戶年底長假、部分原物料供應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訂單遞延至今年第一季出貨;累計 2023 全年合併營收 9.4 億元,年減 16.99%。

聯發科建數據中心 加速AI布局
隨著AI迅速發展,許多企業早已規劃AI布局,成為未來科技業的新趨勢,AI也悄悄變成諸多大廠軍備競賽的利器。聯發科日前也計畫加速AI世代布局,決定斥資百億元於苗栗銅鑼科學園區興建資料數據中心。
產官學熱門焦點

布局矽光子與先進封裝領域 台科大設半導體研究所育才
因應半導體產業快速變遷與人才需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13學年度成立「先進半導體科技研究所」,聚焦矽光子技術、複合半導體材料及先進封裝等前瞻領域。台科大也搭上AI浪潮與業界合作推動先進技術開發,藉由國科會晶創計畫建置的矽光子測量、封裝設備活化華夏校區,為產業及學生提供完整的學習與實作環境、擴大產學合作,提升半導體人才培育綜效。

財劃法修法不利AI科技發展?國科會200億元預算受影響
立法院上週通過《財劃法》修正案,經試算,中央明年將大幅減少可用財源3,753億元,預算編列影響比例約28%,其中國科會預估受影響約200億元,尤其在基礎科研、晶創與AI、太空科技及淨零科技等4大重點領域。國科會27日指出,將導致我國科技落後競爭國家、產業及科技人才斷層、不利科研新創及產業數位與淨零轉型。

還沒畢業就能領AI證照!資策會攜手兩大學 為企業培養即戰力
臺灣近年面臨AI人才短缺問題,國發會預估2028年AI人才缺口將達35萬人,各行業對專才需求迫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26日分別與國立高雄餐飲大學、長榮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生成式AI技術教育合作,資策會將提供自行開發的生成式AI能力認證與應用教材,授權予學校單位使用,鼓勵在校學生參與生成式AI能力認證,有助於提升學生的AI實踐能力,為AI時代的來臨做好萬全準備。

國科會拍板!通過科學園區21件投資案、總額195億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學園區審議會26日通過21件投資案,其中4件不公開,投資總額計新台幣195.63億元,涵蓋精密機械、積體電路、通訊、電腦及周邊、生物技術、AI等領域,此外尚有5件增資案,合計增資約11.9億元。

培育淨零永續人才!台大新碳勘中心與國海院簽合作備忘錄
台灣大學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研究院日前在台大地質系館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促進海洋地質與淨零永續領域的跨單位合作,藉由技術精進與資源整合,共同推動台灣海洋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並培育淨零永續人才。

台灣隊首度澳洲完賽!北科大打造電動賽車、奪最佳車檢獎
「北科大學生方程式賽車隊-Taipei Tech Racing(TTR)」、由學生自主研發第8代電動賽車「TTR8」,12月出征2024年國際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澳洲站(Formula SAE-A),於22支隊伍中,通過所有車檢及完成各項動態項目,獲得最佳車檢獎,並成為台灣第一支在澳洲賽完賽的車隊,也是台灣第2支於國外完賽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