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台積熊本廠完工2月開幕 預計年底量產
半導體代工大廠台積電近年積極於國外設廠,日前台積電也宣布,設立於日本熊本縣的半導體廠房已於2023年底完工,預計將在2024年2月24日進行開幕儀式,且於年底開始量產出貨,月產5.5萬片12吋晶圓。

威剛提前布局柬埔寨 搶攻ESG商機
威剛前進柬埔寨,強攻ESG商機!各國政府力拚淨零排放,全球各大指標廠都希望供應鏈配合廠商使用一定綠能並減碳,而台灣記憶體模組龍頭威剛強攻ESG商機,進軍全球碳權交易具重要地位的柬埔寨布局碳權,並成功與ACE集團簽約,躍升為當紅的碳權概念股。

維田科技展望新氣象 大型專案業務回溫
工業電腦知名大廠維田科技在日前公布了年末營收,2023年12月總營收為6,592萬元,終端需求不樂觀,影響客戶下單保守,導致大型專案接單、出貨進度較為延遲,營收同樣受到歐美客戶年底長假、部分原物料供應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訂單遞延至今年第一季出貨;累計 2023 全年合併營收 9.4 億元,年減 16.99%。

聯發科建數據中心 加速AI布局
隨著AI迅速發展,許多企業早已規劃AI布局,成為未來科技業的新趨勢,AI也悄悄變成諸多大廠軍備競賽的利器。聯發科日前也計畫加速AI世代布局,決定斥資百億元於苗栗銅鑼科學園區興建資料數據中心。
產官學熱門焦點

國內首個自主研發車用AI固態光達亮相 提升自駕安全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解密科技寶藏」專區17日於台北世貿一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開展,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10個研發法人成果,精選64項突破性技術,同時發表由產研共同開發的國內首款軟硬整合AI固態光達系統,建立我國自主研發自駕車的關鍵實力。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開幕!AI羽球課、社交機器人超吸睛
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17日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幕,展至10月19日,今年以「智慧科技島,AI新技元」為主軸,技術主題緊扣6大核心戰略與AI、半導體等5大信賴產業,展出超過千項技術與科研成果,其中AI羽球訓練課程提供現場民眾體驗,吸引不少民眾排隊搶玩,AI社交機器人貼近民眾生活,也相當吸睛。

AI、無人機推動藍色經濟 工研院串聯9國探討智慧漁業
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及APEC創新政策夥伴會議(PPSTI)小組補助下,16起一連兩日舉辦APEC精準漁業智慧科技應用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日本、秘魯、泰國等9國專家,交流AI、無人機等智慧漁業科技應用,共商創新政策,引領亞太藍色經濟。

僅用一顆光子!清華大學造出全世界最小量子電腦
清華大學物理系、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教授禇志崧領導的研究團隊16日宣布,團隊僅僅使用一顆光子,就成功研發出全世界最小的量子電腦,且能在室溫下操作、設備僅一個盒子大,克服量子電腦發展的2大困境,這也是台灣研發出的第一套光學量子電腦。

台大團隊解決配戴AR「頭暈噁心」 提升醫學診斷與治療品質
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台大、台大醫院團隊,成功開發世界領先的光場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顯示科技,有效解決人眼視覺輻輳調節衝突(VAC),讓醫師長期配戴AR裝置時,不再感到暈眩或缺乏深度感知,適合高精度醫學應用,有助於提升醫學訓練效率和最終的診斷與治療品質。

「AI伺服器」產值超越去年創歷史新高! 跟傳統伺服器差在哪裡?一文告訴你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數據顯示,2024年台灣的AI伺服器產值持續創新高,僅1到7月的產值就達到426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3.9%,僅7個月的伺服器產值就已經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總額,預計全年將持續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