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整合多元資料 提供活用個案兼顧資安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收錄3萬2千多項,來自公私部門有關環境、疫情、交通影像、衛星等多元領域資料,且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建置資料集平台,並於今(11)日舉辦「資料集平臺使用者研討會」透過活用個案,鼓勵民眾善用資料並應用產業,同時提醒使用資料者得兼顧資安。
國科會副主任委員林敏聰表示,落實資料治理,得先確保資料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及安全,「要顧及個人資料、核心科技、國家機密、營業秘密及智財權等的保護,並重視資訊安全維護。」使資料治理在科技發展與資料保護間,形成良性循環,發揮資料在科技研發的效益。
為了執行「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身為該方案召集小組成員的彭啟明,則強調台灣資料基礎建設的重要性,「期盼政府持續開放資料,帶動相關產業。」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議,將資料依照不確定性與應用程度,分為開放資料、限制開放資料、進階資料及測試資料等4級,並以「資料管理計畫」界定資料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管理作為,且通過檢核才可對外提供,身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博士的劉子明也說:「好的資料品質來自好的資料管理!」
國科會指出,面對颱風水災,能結合地文空間和歷史水文觀測資料,以及從物聯網前瞻技術所獲得的即時感知數據,演算淹水模型,提高雨量預報的可靠度。地震防災可運用區域地震觀測網,偵測地震震央、規模,反推預估震度,及活用AI現地型地震預警系統,搶先在強烈震波前提醒民眾。
研討會也提及許多行業如何經由資料,提高工作效率,農夫藉由開放的氣象站觀測及預報資料、農業場域內的人類行為紀錄、環境感測器資料,來開發農作物生長預測模型。從事醫療行業,可統整傳染病地圖、死因地圖、癌症地圖、急診資訊整合平台等資訊,和醫療資源可近性的分析研究,促進國人健康。
瀏覽 1,48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