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電動車大舉攻佔歐洲市場 挪威成熱門「試金石」
記者彭夢竺/編譯
中國汽車品牌正迅速在挪威,這個全球最電動車友善的國家搶佔市場份額,對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及其他西方汽車大廠構成重大威脅。自2020年1月首輛MG電動車交付以來,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挪威已累計取得約10%的市場份額,這股爆炸性成長的背後,得益於北京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和先進技術。

挪威成中國電動車試驗場
根據外媒《CNBC》報導,這股驚人的成長尤其值得關注,因為挪威決定不對中國電動車進口徵收關稅,這使其有別於美國和歐盟。美歐2大經濟體為了保護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本土品牌,已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課徵關稅。
不屬於歐盟成員國的挪威曾表示,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既不相關也不可取。挪威財政部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暫未對此發表評論。
代表挪威電動車車主的挪威電動車協會(NEVA)秘書長Christina Bu表示,目前挪威市場上至少有20款不同的中國電動車型可供選擇。她指出,近年來挪威潛在買家對中國電動車的看法「改變很多」。
延伸閱讀:中國電動車將上演飢餓遊戲!產業洗牌恐只剩比亞迪等大廠
Christina Bu在奧斯陸的NEVA辦公室受訪時表示:「他們認為這些車都是好車,技術上很不錯,價格也相當有競爭力。所以,挪威的電動車市場競爭非常、非常激烈。今年上半年,電動車市場份額已接近94%。」
根據挪威道路聯合會(OFV)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如比亞迪(BYD)、小鵬汽車(XPeng)和MG,上個月都名列挪威新車銷售前20強。瑞典的Volvo和Polestar也榜上有名,而中國吉利控股集團在這2家汽車製造商中均佔有重要股權。
價格與技術雙重優勢
特斯拉目前仍是挪威市場的主導者。這家美國電動車製造商是6月份挪威最暢銷的品牌,其改款後的Model Y運動休旅車需求旺盛,提振了銷量。
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全球分析師 Felipe Munoz指出,根據他對中國品牌的定義,包括MG(隸屬於中國上汽集團)在內,所有完全在中國設計、構思和生產的汽車品牌都屬於中國品牌。然而,像Volvo、Polestar和Lotus等品牌,即使它們全部或部分由中國原始設備製造商擁有,仍將被排除在外。
根據這一定義,Munoz表示,挪威是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累積最大市場份額的國家,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達到了10.04%。
Munoz指出,由於其法規、文化和規模,挪威是歐洲電動車的實驗室。這意味著,對於所有願意在歐洲其他地區銷售電動車的未知品牌來說,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入門點。在那裡起步比在歐洲任何地方都容易,而且不需要像歐洲五大市場那樣的大額投資。此外,挪威沒有自己的汽車產業,這意味著外部品牌更容易獲得市場份額,而不會損害任何人的利益。
歐洲需更多平價電動車應戰
荷蘭銀行ING運輸與物流高級行業經濟學家Rico Luman表示,調查顯示歐洲駕駛喜歡駕駛中國電動車。「因此,對於特斯拉來說,未來與這些正在歐洲建立影響力的新品牌競爭,將是一項真正的挑戰。」當被問及歐洲是否似乎正在輸掉與中國的電動車戰役時,Luman說,歐洲正在迎頭趕上,但中國仍遙遙領先。
Luman分析,美國也有一些倒退,所以歐盟和整個歐洲處於中間位置。「我們確實需要更多新型號和更實惠的車型,才能說服中產階級駕駛轉變,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資料來源:CNBC
瀏覽 220 次